相關新聞

山林海岸多變幻 八仙聽浪加走灣

八仙洞步道旁的海蝕洞。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瑞士籍神父吳若石,在台東長濱奉獻超過半個世紀。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樟原基督教長老教會的船型教堂,是以「諾亞方舟」為發想興建。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吳若石神父服務的長濱天主堂,也是足療驛站。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海鹽爺爺」蔡利木汲取海水柴燒製成鹽。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金剛山下的「金剛大道」,直驅太平洋濱。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長濱有從山腳綿延到海邊的梯田。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烏石鼻鳥瞰圖。圖/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提供

「書粥」是長濱唯一的書店。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文/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長濱鄉舊稱「加走灣」,位於台東縣最北端,考古學家發現,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長濱就有人類居住,其中以「八仙洞」最具代表性,也是目前所知台灣最古老的文化遺址。長濱鄉族群多元,自然景觀豐富,是一個美麗的濱海之鄉。

有關「加走灣」地名由來,一說是指阿美族語「瞭望台」之意;另一說是長濱第一批移民,來自屏東馬卡道族,馬卡道族人因為思念原鄉的「加走山」,也把屯墾地的山丘取名為「加走山」,山丘下的海岸線彎曲,因而取名「加走灣」。

長濱鄉東臨太平洋、西側為海岸山脈,人口以原住民族居多,包括阿美族、噶瑪蘭族、西拉雅族,以及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外配新移民等。在2007年玉長公路(台30線)開通前,全鄉唯一的對外交通就是台11線公路。

「玉長公路」是以安通越嶺古道為修築基礎,清朝時期因「開山撫番」政策,台灣鎮總兵吳光亮從璞石閣(玉里)安通開路,翻越海岸山脈到東部臨海,後來成為阿美族與平埔族通婚的姻親道路,也是傳教士進入後山的傳教道路,可欣賞海岸山脈雲霧飄渺之美。

船型教堂  傳承部落精神

樟原村是長濱鄉最北村落,聚居阿美族和噶瑪蘭族,也是台東境內唯一有噶瑪蘭族聚集的部落。樟原村早年遍生樟樹,在日據時期是採樟腦重鎮,後來採樟沒落,但到處仍可見老樟成蔭。

樟原村最具特色的是基督教長老教會「諾亞方舟」船型教堂,教堂是由當地居民主動集資奉獻,並以義賣野菜、海產等方式,自行設計興建完成,不僅是網路打卡熱點,也吸引許多國外教會團體組團參觀。

神父創設  足部健康驛站

長濱天主堂創立於1956年,屬於天主教白冷會。1970年瑞士籍神父吳若石被派到台東服務,因罹患嚴重關節炎,膝蓋疼痛不已,他以足部反射健康法(腳底按摩)改善關節炎湊效,也激勵當地人了解「最好的醫生就是自己」。

吳若石神父後來成立「足部健康驛站」,培訓婦女成為足療師,婦女們平時下田工作,有客人上門時,搖身一變為足療師,當地有多名越南籍婦女嫁到長濱後,也成為足療師傅,足療儼然成為長濱的特色產業。

金剛大道  媲美伯朗大道

金剛山以前叫「魔鬼山」,是當地人採集蕨類、蘭花的地方。約20年前有人發現其中一座山形如金剛,才取名為「金剛山」,山腳下筆直的農路稱為「金剛大道」。每年穗熟季節,金黃色的稻穗隨風搖曳,可與花東縱谷的「伯朗大道」相媲美。

金剛山下有鄉農會設立的「金剛好事館」,匯聚當地特產,包括「海鹽爺爺」蔡利木以古法汲取海水柴燒所製的鹽;在當地種植甘蔗的「阿貴哥」宋徳貴,以純手工熬煮的「阿貴黑糖」,以及長濱的海稻米及苦茶油等。

海中岬角  烏石鼻海蝕溝

長濱鄉南方有一片伸入海中的岬角,稱為「烏石鼻」,是火山熔岩噴發的產物,也是全台面積最大的柱狀火山岩體,這些柱狀火山岩體是由黑色安山岩構成,岩體上遍佈大小不一的潮池、海蝕溝等,是觀賞潮間帶海洋生物的絕佳去處。

書粥書店  打工換宿店長

「書粥」是長濱唯一的書店,店長來自各地,採打工換宿方式,以7天為一單位擔任「流水店長」。這些「店長」來自各行各業,有環島旅行者、生活體驗者,也有76歲長者在此交換生命故事。「店長」從顧店到生活都得自己張羅,與顧客萍水相逢,熬煮出一鍋特有的「書粥」。

史前文化  國家考古遺址

「八仙洞」擁有數十個海蝕洞奇景,這些海蝕洞是數百萬年前海底火山爆發所形成,後來受到海水侵蝕,形成海蝕洞。1969年,考古學者在海蝕洞裡發現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文物,命名為「長濱文化」,推測年代距今約3萬年至1萬5000年前,2006年公告為國家考古遺址。

八仙洞遊客服務中心闢有「史前文化遺址」展示中心,展示從潮音洞挖掘出來的石砍器、石片器、魚骨鉤、骨針等舊石器時代器具,以及新石器時代的磨製石器、紅陶器等,館內並有多媒體介紹史前文化及海蝕洞穴的成因。

30 07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