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微文創大翻轉】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的新活力

街區見證歷史演變。圖/受訪者提供

在中華巴洛克街區,劉天明正在製作糖畫。圖/新華社

當地的街區路牌。圖/受訪者提供

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內,一幢建築上的紋飾。圖/新華社

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圖/受訪者提供

文/記者劉偉、管建濤、戴錦鎔

提起哈爾濱的百年老街,很多人會想到馳名中外的中央大街,歷經百年滄桑的「麵包石」記錄著城市變遷。而在距離中央大街三公里左右的地方,掩映著一個同樣走過百年歷史的街區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這裡的一幢幢老建築留下了歷史與現實重疊的印記。

從商賈雲集的民族工商業聚集地,到現在的文旅消費聚集區,這個大陸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正以歷史文化賦能,用底蘊深沉的老建築譜寫著城市走向未來的弦歌。

特色鮮明中西合璧

地處松花江畔的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曾是一個只有幾十戶漁民聚居的小漁村。一八九○年,山東德平人傅寶善、傅寶山兄弟在此開設了大車店和小藥鋪。自此,這裡便被稱為「傅家店」,後改為「傅家甸」。

哈爾濱市城源文化研究會專家李榮煥介紹,十九世紀末,哈爾濱成為中東鐵路工程局駐地。中東鐵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使得哈爾濱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一八九八年,哈爾濱開始進行大規模城市建設。當時,哈爾濱的南崗區和道里區很多地方被畫定為中東鐵路附屬地。道外區的傅家甸因處於中東鐵路附屬地以外,未被畫入外國勢力範圍,成為中國居民的集聚地。

隨著大量山東、河北、山西「闖關東」的移民來到傅家甸投親靠友、合夥投資、開辦店鋪,內地許多富商也紛紛來此投資辦廠。隨著人氣聚集,老街上建起會館、文廟、票號、商行,傅家甸成為東北地區一處重要的商貿中心。二十世紀初,傅家甸已初現商業中心跡象,也就有了「先有傅家甸,後有哈爾濱」的說法。

那時,道里區建起了「中國大街」,也就是現在的中央大街。一九二○年代中期,中央大街是東北地區社會名流和外國人的聚集地。大街兩側建有很多歐式、仿歐式建築,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多種建築風格。

「老道外」的民族工商業者,不但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思想也比較開放。他們在「老道外」的腹地置地蓋房,效仿道里、南崗的洋人,建設自己的「小洋樓」。他們選擇富於裝飾性的「巴洛克」風格,營造歡樂的氛圍,表達炫耀財富的願望,但又堅守民族傳統和民族自尊,在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建築的構思與手法,創造出一批富有鮮明特點的建築。

居住在傅家甸的居民開始效仿中央大街的各色建築。沒有圖紙,他們依靠經驗和觀摩,在歐式建築中加入中國傳統元素。這裡的許多建築,「前臉」是巴洛克風格,「進身」是中國傳統院落,「中西合璧」的街區就此初具規模,逐漸形成建築群落。

起初,人們不知道怎麼稱呼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直至日本學者西澤泰彥來到這裡參觀,提出以「中華巴洛克」命名該建築風格,這種叫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如今,在上海、天津等地,依然能見到一些帶有「中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但多是零星分布的單體建築。道外區的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是大陸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隱隱展露過往繁華

位於南頭道街一一三號的建築,是「中華巴洛克」精美建築風格的典型代表。這棟樓建於一九二○年,為磚混結構。亮到晃眼的明黃色搭配抹灰做成的浮雕裝飾,成為街區上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據介紹,這棟建築採用L型平面。主入口兩側的兩根雙倚柱,由西式愛奧尼式柱頭與中式鼓座式柱礎相結合。正門入口上方的額坊處,蝙蝠和祥雲圖案栩栩如生。兩根裝飾著中國結圖案的單倚柱向上延伸,與拱券會合。精雕細琢的菊花浮雕將純化醫院的牌匾團團包圍,造型新穎別緻。

一九三○年代,這裡是生意興隆的「同義慶百貨店」,與「大羅新環球貨店」和「同記商場」齊名。

這樣的建築在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並不少見。在連接著北三道街和北四道街的松光胡同內,松光電影院雖然早已不復往日風光,斑駁的牆體和褪色的標牌卻隱隱展露出過往的繁華。

松光電影院前身為一九四三年建立的大國光電影院,建築頗具大上海舊時風格。當年電影院的招牌下,曾懸掛著影院美工師手繪的巨幅海報,每逢新電影上映,海報就會更換。因晝夜放映電影,周邊的小酒館、食雜店、小攤也都生意火爆,整條胡同熱鬧非凡。

如今,松光電影院入口的鐵皮大門上掛著大鎖,售票處窗口小黑板上,若干年前的電影訊息隱約可辨。昔日風華隱在白磚灰牆間,花草雕飾被磨去稜角,見證著歲月流淌。

傳承百年的小吃街  與經久不衰的老手藝

綠豆糕、膠皮糖、棍糖、米花糖……市井大院裡的孩子們,常盼望著售賣點心糖果的攤販從院前經過。孩子們用牙膏皮換膠皮糖,商販再用牙膏皮做釣魚用的鉛座換錢。在以物易物的日子中長大,孩子們也見證了老街店鋪的流轉變遷。

「老鼎豐」、「張包鋪」、「范記永餃子館」、「李氏熏醬」、「六合順」……在中華巴洛克街區,各色小吃炒菜應有盡有,且都歷史悠久,歷久彌香。

一九○二年開張營業的張包鋪,坐落在南二道街和南勳街交口,是哈爾濱老道外最有名的小吃鋪之一。每到飯點,店門口便排起長隊,許多食客遠道而來,只為打包幾個包子。

承載著生活的重量

「那時大院裡有挺多手藝人。鐵匠每天『鐺鐺』地砸;鄰居是木匠,整天推刨子拉鋸;還有縫手絹的,很晚了還在跑縫紉機……」回憶起曾經的奇人趣事,「老道外人」總會想起有十八般「武藝」的手藝人。

有推小車焊洋鐵壺的,有「磨剪子戧菜刀」的,還有鋦缸鋦碗的……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承載著生活的重量。

過去,手藝人的存在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中的實際需要。現在,手藝人更多的是在進行藝術創作,給日子增添點綴。

在南二道街北面,五十歲的張國志正在用棕櫚葉編織螳螂、公雞、仙鶴等各種動物。不時有路過的遊客被吸引,停下腳步拿起桌上的工藝品把玩。

「我的草編手藝是和爺爺學的,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這些工藝品都是防蟲、防水的,稍微大些的作品要編一天。」說話間,棕櫚葉在張國志的指尖飛轉,一個小烏龜已初具模樣。

在草編攤位旁,退休不久的王春才正在為顧客創作人像剪影在螢光燈下定格側影,再用一把細小的剪刀在黑紙上蜿蜒……只用幾十秒,一幅剪影就完成了。「這是一剪子活,改不了。」王春才說。

卷翹的睫毛、細碎的丸子頭,都在王春才的剪刀下栩栩如生。防洪紀念塔、斯大林公園、兒童公園……帶著一把剪刀,王春才去過哈爾濱的許多地方。現在,他選擇了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有遊客,環境好,也不收攤位費,以後就留在這了。」

傳統手藝歷久彌新

「我想要一個動畫片裡的人物。」「沒問題,十分鐘搞定!」糖絲在非遺傳承人劉天明的手中飛舞。他是「糖畫劉」的第三代傳承人,從童年時就受到姥爺的言傳身教,十五歲就能獨立完成糖畫製作。一雙巧手、一把勺子、一個銅鍋,讓他在老街上有了一席之地。

「糖畫講究手眼合一。除了傳統的糖畫主題,我還增加了年輕人喜歡的各種動漫角色,只要有圖我就能畫。」劉天明說。

「街區的建築很有特點,食物也都獨具特色,既有生活氣息又有藝術風韻。」浙江遊客徐文君剛給孩子買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泥人。

推著自行車的「泥人張」,已經捏了四十五年的泥人。從江米到超輕黏土,捏泥人的材料在變,傳統的手藝和技法一直沒變。

夜幕降臨,位於南三道街的星熠相聲劇場剛剛開始迎客。演員們換上演出大褂,在後台進行最後的排練。觀眾們魚貫而入,其中有不少「九○後」、「○○後」。「二、三十塊一張票,嗑點瓜子,喝點茶水,聽一段相聲,一天的疲憊都沒了。」常來聽相聲的李先生說。

草編、麵塑、剪影、吹糖人、相聲……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正被重塑為城市文化的集結地。歲月的滄桑和民間文化被巧妙融匯在傳統手藝中,定格在老街上,歷久彌新。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03 10 2023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