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花蓮市 大理石城鯉浪港 戀戀風情洄瀾灣

自由廣場地標,原住民風建築。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花蓮將軍府1936」是日據時代高階軍官的住所。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一館(圖)。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奇萊鼻燈塔。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百年酒廠 變身文創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前身為日本大正2年(1913年)設立的花蓮酒廠,太平洋戰爭期間,花蓮酒廠慘遭盟軍轟炸,有2╱3廠房嚴重受損,直到台灣光復後,於1946年重新復工。舊酒廠內26棟老倉庫自2006年起轉型為文創園區,為電視劇《茶金》拍攝地點。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國際郵輪「里維拉號」靠泊花蓮港。圖/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太平洋公園眺望「洄瀾灣」。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太平洋公園日出。圖/花蓮市公所提供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二館(圖),陳列有LDT103蒸汽火車。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松園別館。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文/人間社記者簡美換

花蓮擁有壯闊的山海景觀,尤以盛產大理石、玉石聞名,有「大理石王國」美譽,市區有許多以大理石片拼貼的公共設施,因此有「大理石城」之稱,全市面積不到30平方公里,人口卻有9.9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368人,是花蓮縣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在漢人尚未進入開墾之前,花蓮市是撒奇萊雅族的居地,所居住的美崙溪出海口一帶,原稱為「鯉浪港」,地名緣自美崙溪舊名「米浪」或「鯉浪」的轉音。日本昭和天皇在當太子時,曾到花蓮巡視,所居住之處,即今花蓮「國軍英雄館」。

白色燈塔  指引平安歸航

昭和6年(1931年),蘇澳與花蓮間的「蘇花公路」修築完成,但貨物運輸仍相當不便,由日本政府花了8年時間闢建花蓮港,成為日本史上第一座現代化「陸掘式港灣」。1963年花蓮港開放為國際港,美國海軍軍艦曾來台祝賀。

花蓮港闢建的同年,日本政府在港口北端的奇萊鼻岬角,建造一座白色方形的奇萊鼻燈塔,但太平洋戰爭期間燈塔被美軍炸毀;1963年花蓮港開放為國際港,海關在原址附近重建一座白色五角形混凝土燈塔,是國內唯一五角型鋼筋混凝土燈塔。

老一輩花蓮人說,在過去陸路交通不甚發達的年代,海上交通是花蓮與北台灣聯繫的藍色走道,那時船在大海裡航行,蒼蒼茫茫,從海上看到花蓮的第一眼就是這座「奇萊鼻燈塔」。

松園別館  太平洋詩歌節

美崙山被譽為花蓮市的「都市之肺」,海拔雖僅108公尺,卻因展望極佳,成為花蓮平原上的軍事制高點。位於美崙山右側的松園別館,日據時代是日軍「兵事部」辦公室,二戰期間負責監控太平洋上的軍艦船隻及南機場航機起降。

松園別館園區內有數十棵百年老松,環境清幽,是花蓮縣在日據時代保存最完整的一棟軍事建築,傳說神風特攻隊員在出征前夕,會在這裡接受日本天皇賞賜的「御前酒」,目前規畫為藝文空間,每年舉辦太平洋詩歌節。

自由廣場  舊監古蹟活化

自由廣場的前身是花蓮舊監獄,更早期是日據時代的「花蓮港廳刑務所」,台灣光復後改為花蓮監獄。1982年花蓮監獄遷至吉安鄉後,舊監獄逐漸荒蕪,直到2002年才由市公所重新整頓,並命名為「城垣園」,但2005年強烈颱風龍王肆虐成災,舊監獄再度關閉。為了活化古蹟,市府將舊監獄空間規畫為創意園區,並自2013年底重新開放,命名為「自由廣場」,讓原本冰冷的監獄,蛻變為藝術空間。

百年酒廠  變身文創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前身為日本大正2年(1913年)設立的花蓮酒廠,太平洋戰爭期間,花蓮酒廠慘遭盟軍轟炸,有2╱3廠房嚴重受損,直到台灣光復後,於1946年重新復工。舊酒廠內26棟老倉庫自2006年起轉型為文創園區,為電視劇《茶金》拍攝地點。

檜木舍群  日式文創聚落

充滿濃濃日式風情的「將軍府」,闢建於1936年,是日據時代花蓮指揮官中村三雄大佐的官邸,周邊的日式宿舍群為各階級軍官的住所,經整修為花蓮最大的日式文創聚落「花蓮將軍府1936」,2024年正式開放。

觀海踏浪  看太平洋日出

花蓮太平洋公園占地20餘公頃,結合了過去的「南濱公園」與「北濱公園」,其中南濱公園依海岸線建置規畫,可遠眺太平洋與新月造型的「洄瀾灣」;北濱公園段則有大型3D彩繪裝置藝術、極限運動場、沙灘排球場,是欣賞太平洋日出、觀海踏浪的好去處。

蒸汽火車  東部開發功臣

日本明治41年(1908年)花東線鐵路開工,台灣總督府在花蓮設立花東線鐵路營運中心,包括出張所、工務段等歷史建築群,如今已轉型為「花蓮鐵道文化園區」。陳列在園區內的LDT103蒸汽火車,從日據昭和年間服役到1969年,是花東窄軌鐵路僅存的蒸汽機車頭,被視為台灣東部開發功臣。

06 08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