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文化印象】敬天謝地土地公拐

土地公拐  圖/賴瑞玲

文/賴瑞玲

六月五日節氣芒種駕到,預告著天氣要開始變熱。近來經常有午後雷陣雨,衷心期盼能應證「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的古人智慧結晶。

五月節當日回彰化福興娘家,行駛在南環路上,放眼望去,稻子開始抽穗準備結實、滿目青翠隨風搖曳,頓感心悅神怡。突然瞄見稻田旁,田頭有一特殊景觀,連忙停下車踅回蹲下來細細觀察拍照。莫非是傳說中的「土地公拐」?興許是應景緣故,在芒草桿頭剖開一小截,除了金紙和三炷香也夾有辟邪物:榕樹葉和蘄艾——俗稱(海)芙蓉。這不是中秋節才會有的習俗嗎?心中疑惑著。

大啖完粽子大餐後,全家人開始吃荔枝、鳳梨等當令水果,一邊開講破豆,一邊將照片給老媽看,「是土地公拐啊!我們家後面的稻田也可以看得到。」製成長輩圖分享,「小時候端午節常見,那時只有竹子和幾張金紙,類似我們住家拜地基主之意」,來自一位長輩的回覆。「這習俗只在端午節才有,六十年前幾乎每一塊田地都會插上一支。」她後來補充說明。難怪有句俗語說:「田頭田尾土地公。」

一般都是民眾到土地公廟向祈求發財金,但是這項有趣的習俗反而是樸實的農民包紅包給土地公,並貼心準備拐杖,希望祂能來幫忙巡田看水,充分體現農民對神明的尊敬及虔誠的心,是祈求或感謝庇佑農作豐登的風俗。

如同粽子因地理、氣候和文化等因素影響,有分南部粽和北部粽兩種不同風味,南北部農民插立土地公拐的時間也不同。北部或中部農民較早播種,有些地方一年一穫,二期即休耕,多選擇端午節前就開始插土地公拐預做準備,超前部署,祈求颱風不要經常蒞臨;中南部則多於中秋節前後。土地公拐會插到收割時再做田邊祭祀,一同燒給神明。

隨著農業人口減少,似乎愈來愈少人知道這項習俗,抑或是年輕一輩的農民對這項溫馨的傳統習俗不甚重視,以至於日趨式微。剛好所屬讀書會討論「鄉土文化」的本質內涵,想來土地公拐敬天謝地的精神亦是其中之一。一年一端午,一歲一安康,祈願深深。

28 06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