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楊淑華 帶自然農法洄稻佳里

楊淑華2015年搬回台南佳里,與86歲阿嬤同住耕作,並成立「洄稻佳里」品牌。圖/楊淑華提供

過濾自釀的醬油 圖/楊淑華提供

前往泰國學習何謂「自然農法」 圖/楊淑華提供

學習如何留種育苗 圖/楊淑華提供

補秧 圖/楊淑華提供

人工曬穀 圖/楊淑華提供

推鐵牛 圖/楊淑華提供

採收紅蘿蔔 圖/楊淑華提供

兩種不同的玉米筍 圖/楊淑華提供

文/木木田木

成大歷史系畢業的楊淑華,是標準台南都市小孩,儘管祖父母在台南耕田務農,但她從沒下過田。畢業後當了一年代課老師,2005年輾轉進入美濃社大工作,才首次接觸到農業和土地,沒想到自此改變生命和生涯,在田間找到恬靜的幸福……

在美濃社大工作時,為了推廣有機農業,楊淑華和同事租了一塊田。第一次下田,拿起鋤頭,地沒開墾多少,手長水泡,腰酸背痛,深刻體認人在天地間的渺小,沒有好的體力、耐受力,在田裡根本待不住。

踐行知不足出國進修

「當時有個笑話說,現代農夫種稻,只需要打三通電話──第一通請耕耘機出動翻田整地,再打電話通知插秧機布田,最後一通打給割稻機負責割稻,田就『種』好了。」

在社大三年期間,她看到慣行農友在轉作有機種植時面臨許多困難與辛苦。「當時我較像旁觀者,別說自然農法,連收割流程都不清楚,叫了割稻機,卻沒叫載稻車,也沒聯絡烘稻廠,被農友提醒才緊急聯絡。」對於時常不知如何做才對,當下除了心虛,也體認到自身不足,於是決定出國找答案。

楊淑華先到澳洲WWOOF(國際打工換宿平台)擔任農務義工,體驗有機農場與生活社區共存機制,再到泰國米之神基金會(KKF,Khao-Kwan Foundation)學習自然農法。

米之神自然農法取經

KKF是泰國農業宣導組織,創辦人年輕時曾在公部門推廣「綠色革命」農耕法,以農藥、化肥、改良的高產種子,提升產量,希望讓農民賺更多錢……

但2、30年過去後,他看到農夫愈來愈窮、土地愈來愈貧脊,他意識到:在一味追求大規模生產下,帶來的不是財富,而是土地不被敬重,自然不被尊重,人和土地的關係愈來愈疏離……

他決定創立KKF米之神基金會,以農夫學校引導農民,改以自然農法進行耕作。為了擺脫自然農法給農民「既辛苦、產量又少」的刻板印象,他摸索整合多年,掌握三項核心技術:識蟲、培土、藏種於農,大大嘉惠農民。

核心技術助農民脫貧

識蟲,將田中益蟲、害蟲分類並加以分析,讓大自然萬物相互制衡,便可不用農藥,既可降低種植成本,又能友善自然。培土,培育土壤中微生物菌種的豐富性,算是一種自製天然肥料。

最後也最難的是「留種」,為了擺脫種子企業對農戶的控制,在自然機制下,將健壯生長的好種源,篩選、保存,藏種於農,教導農民重新掌握「留種育苗」技術。

KKF所倡導的自然農法,不只要讓土地回復自然,更要農民脫貧,因此大多以成本低、易取得的天然物資動手製作,當農民擺脫大企業控制,獲得耕種自主權,自然願意實行自然農法,而消費者的健康,也有了更多保障。

4女成立土拉客從農

在泰國一年期間,亦成為楊淑華的人生轉捩點,不僅習得技術、觀念,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麼樣的「自然農業」。「我不懂泰文,只能下田實作,用眼睛觀察細節,沒想到在田裡待的時間長了,反而培養出耐受性,常常在田裡一待就是一整天。」

回台後,楊淑華和三位女生,先後在桃園大溪、宜蘭定居,並採行女性互助方式務農,和土地建立良性關係,成立「土拉客實驗農家園」(以1970年代歐美女性生態歸農運動Land Dyke音譯為名),寓意「用土地來招呼人客」。「感謝有人願意支持,讓我勇敢踏出這一步,成為一位全職農夫。」

10年後帶新農法歸鄉

「妳這麼喜歡種田,為什麼不回自己家種?」一句來自家人的疑問,讓楊淑華決定2015年搬回台南佳里,與86歲阿嬤同住耕作,並成立「洄稻佳里」品牌。而當年對務農一竅不通的楊淑華,10年後回到家鄉佳里,已能從零開始,獨當一面。

楊淑華不否認,返鄉後,挑戰才真正開始。宜蘭有機農友匯聚,已自成一股獨特鄉村生命力,但回到佳里後發現,三合院多是獨居老人,或與外籍看護合住,別說有機農業,就連農務配合方式都不相同。

處處危機也處處轉機

「在宜蘭時,我能直接打給代耕業者約時間,但這裡,插秧收割全部由『包頭』負責,好處是窗口單一,但相對來說,選擇性也較少。」

佳里不似宜蘭,沒有灌溉水圳,必須依靠打井抽地下水,旱季打不到水,或者馬達太久不用已故障,隨時都要臨機應變。光是碾米一道工序,便找了好幾家廠商,才找到符合她標準的優良碾米場配合。新環境要面對的課題不少,好在有10年經驗為底氣,才未讓她打退堂鼓。

收成雖起伏 堅定前行

當家鄉農友一聽楊淑華要「種有機」,紛紛好意勸說「不可能啦」,加上她的田不灑農藥,雜草常常長得比稻子還高,農友時常「熱心」指導,該灑什麼藥、怎麼種才對……

「我是已經很清楚要什麼才回鄉的,所以不會左右搖擺受影響。」但面對自家阿嬤的熱心,常讓她哭笑不得。「有時巡田發現,種下的一排花生怎麼不見了,原來阿嬤以為是雜草,全部拔光光了。」

以往慣行農法為求方便管理,一片地通常只種一種作物,而自然農法以生物多樣性、互相制約平衡協助,因此各種作物混種,但是阿嬤視力不好,摸到不同葉型,便下意識當雜草處理。「我只好跟阿嬤說,我的種法跟傳統不一樣,你不用幫忙拔草啦。」

第一年種稻成果就頗佳,一分地平均收成有1000斤,在自然農法裡算表現不錯,讓周圍農友對她刮目相看。「每年狀況不同,也曾經五分地農田只收成不到2000斤。」面對巨大的起伏落差,她選擇頂住壓力,繼續前行。

面對地力消退,她堅持不用化肥,甚至有機肥也不用,以種植田菁、太陽麻、豆科植物作為天然綠肥,為土地固氮,搭配土地休耕、改種雜糧等方式,調整土壤體質。她相信土地自有步調,要學會聽懂大自然的訊息,減少人為擾動,才是尊重土地的作法。

「低價是消費趨勢,所以台灣糧食自給率低,主要依賴國外進口。有機農業雖然辛苦,但台灣的水田還是要有人種,否則有一天會完全受制於人,甚至技術失傳。」不賺快錢,不求方便,是人與環境重新建立關係的第一步。「我相信:善待大自然和土地,就是善待人類,善待自己。」

02 01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