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時光走廊】情深故鄉(17-14)小琉球、龜山島

龜尾湖旁的廣場日常 1960年,龜山島,廣場上兩名男子正在跟島民說明事情,幾個孩童在辦公室的側面看著大人們講話。廣場的正中央豎立著一根竹桿,前面放置了一面告示牌,畫有青天白日的國旗在竹桿上頭隨風飄揚。廣場以從海岸邊搬運過來的卵石圍起,外側道路上放置著一鼎香爐。 照片後方的湖泊是龜尾湖,原先是一座淡水湖,後來居民們想將龜尾湖開拓成漁港,因而將海水引入湖中。最後這個計畫失敗了,而龜尾湖從那時起鹽度便提升至千分之五。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往來龜山島的補給船 1960年,龜山島,海岸上聚集許多漁民,正協助補給船駛向台灣本島。龜山島的民生物資多依賴台灣本島供應,補給船不僅運來物品,也會順便運送乘客。 照片前方準備駛離的船隻已載滿乘客,正準備前往台灣本島,物資補給作業完成後,來自本島的配給人員及若干救濟會的視察人員也準備離開。另一艘船仍在等待著乘客上船,一名婦人不習慣在晃動的船隻上移動,兩側的男子攙扶著她;幾名要到本島辦事的居民,搭上準備開往本島的這兩艘船;岸邊幾名船夫在等待乘客上船的空檔閒聊;一名救濟會的男子轉過頭來,看向岸上的薛培德牧師。 海灣內停泊著不少小船,不過返程並不需要動用到這麼多艘(因為來時船上放有物資),一名男子正用繩索將船隻固定在一起。龜山島離台灣本島有段距離,一趟下來油錢並不便宜,因此每當有船要到本島時,居民經常會請託搭個便船,由於島民人口不多,在重人情的傳統社會中,船主通常不會拒絕。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龜山島村莊閒靜的生活 1960年,龜山島村莊,房舍以茅草屋頂為主,只有少數的水泥建築。道路正前方是觀音廟,稱為拱蘭宮、廣德宮,為龜山島居民的信仰中心,廟前廣場也是居民活動的場所。此張照片,生動地反映出早年龜山島閒靜的生活氛圍。 龜山島是火成岩(岩漿或熔岩冷卻凝固後所形成的岩石)島嶼,兩座岩體構成了人們眼中的龜頭、龜甲。海岸邊的卵石便是從山上滾落而來,也是島上常用的建材,可用來堆砌成住家的牆壁。除了作為民居的建材以外,當往生者下葬時,也會在棺木外圍鋪上卵石,再以泥土填滿空隙。可以說島民從出生到死後,都居住在這些卵石築成的建築內。 島上的卵石與本島常見的海口卵石不同,海口卵石體積較小,稜角也幾近磨圓;龜山島上的卵石體積較大,部分石頭仍然保持著有稜有角的外觀。這是因為島上的石頭從山上滾落到海口的速度相當快,距離也較短,沒有足夠的時間讓體積磨小、稜角磨圓,但也因為如此,才得以用於屋舍建築,可以說是大自然賜予島民們的優異建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龜山島海岸村莊 1960年代,龜山島,從山丘上向下看去,一座村莊坐落在海灣上。龜山島上有兩座村落,一座在島的西方(龜尾),另一座在島的東方(龜首),圖片中的是坐落在龜尾的村莊。 海岸上停放著幾艘小船,由於島上並沒有漁港,因此小船必須推拉上岸;較大的漁船則停靠在外海處,藉由小漁船在大船及村莊間來回運輸。居民們捕魚時,多駕駛大船至外海進行捕撈,比較少人會用小船在近岸捕魚。 從山丘上向下俯瞰,可以看見較明顯的村莊格局以及房舍屋頂。村莊中的屋舍多有屋脊,少見平頂式建築,屋頂多由茅草鋪蓋而成,但也有一些以磚瓦鋪建。村莊建築大多是一層樓的矮房,只有少數幾幢兩層樓的房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小琉球島民日常卸貨情景 1960年,屏東縣琉球嶼(俗稱小琉球)白沙尾漁港,幾位島民正從船隻上卸下物品,是小琉球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情深故鄉:歲月台灣貳部曲》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往來龜山島的補給船

1960年,龜山島,海岸上聚集許多漁民,正協助補給船駛向台灣本島。龜山島的民生物資多依賴台灣本島供應,補給船不僅運來物品,也會順便運送乘客。

照片前方準備駛離的船隻已載滿乘客,正準備前往台灣本島,物資補給作業完成後,來自本島的配給人員及若干救濟會的視察人員也準備離開。另一艘船仍在等待著乘客上船,一名婦人不習慣在晃動的船隻上移動,兩側的男子攙扶著她;幾名要到本島辦事的居民,搭上準備開往本島的這兩艘船;岸邊幾名船夫在等待乘客上船的空檔閒聊;一名救濟會的男子轉過頭來,看向岸上的薛培德牧師。

海灣內停泊著不少小船,不過返程並不需要動用到這麼多艘(因為來時船上放有物資),一名男子正用繩索將船隻固定在一起。龜山島離台灣本島有段距離,一趟下來油錢並不便宜,因此每當有船要到本島時,居民經常會請託搭個便船,由於島民人口不多,在重人情的傳統社會中,船主通常不會拒絕。

小琉球島民日常卸貨情景

1960年,屏東縣琉球嶼(俗稱小琉球)白沙尾漁港,幾位島民正從船隻上卸下物品,是小琉球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象。

龜尾湖旁的廣場日常

1960年,龜山島,廣場上兩名男子正在跟島民說明事情,幾個孩童在辦公室的側面看著大人們講話。廣場的正中央豎立著一根竹桿,前面放置了一面告示牌,畫有青天白日的國旗在竹桿上頭隨風飄揚。廣場以從海岸邊搬運過來的卵石圍起,外側道路上放置著一鼎香爐。

照片後方的湖泊是龜尾湖,原先是一座淡水湖,後來居民們想將龜尾湖開拓成漁港,因而將海水引入湖中。最後這個計畫失敗了,而龜尾湖從那時起鹽度便提升至千分之五。

龜山島村莊閒靜的生活

1960年,龜山島村莊,房舍以茅草屋頂為主,只有少數的水泥建築。道路正前方是觀音廟,稱為拱蘭宮、廣德宮,為龜山島居民的信仰中心,廟前廣場也是居民活動的場所。此張照片,生動地反映出早年龜山島閒靜的生活氛圍。

龜山島是火成岩(岩漿或熔岩冷卻凝固後所形成的岩石)島嶼,兩座岩體構成了人們眼中的龜頭、龜甲。海岸邊的卵石便是從山上滾落而來,也是島上常用的建材,可用來堆砌成住家的牆壁。除了作為民居的建材以外,當往生者下葬時,也會在棺木外圍鋪上卵石,再以泥土填滿空隙。可以說島民從出生到死後,都居住在這些卵石築成的建築內。

島上的卵石與本島常見的海口卵石不同,海口卵石體積較小,稜角也幾近磨圓;龜山島上的卵石體積較大,部分石頭仍然保持著有稜有角的外觀。這是因為島上的石頭從山上滾落到海口的速度相當快,距離也較短,沒有足夠的時間讓體積磨小、稜角磨圓,但也因為如此,才得以用於屋舍建築,可以說是大自然賜予島民們的優異建材。

龜山島海岸村莊

1960年代,龜山島,從山丘上向下看去,一座村莊坐落在海灣上。龜山島上有兩座村落,一座在島的西方(龜尾),另一座在島的東方(龜首),圖片中的是坐落在龜尾的村莊。

海岸上停放著幾艘小船,由於島上並沒有漁港,因此小船必須推拉上岸;較大的漁船則停靠在外海處,藉由小漁船在大船及村莊間來回運輸。居民們捕魚時,多駕駛大船至外海進行捕撈,比較少人會用小船在近岸捕魚。

從山丘上向下俯瞰,可以看見較明顯的村莊格局以及房舍屋頂。村莊中的屋舍多有屋脊,少見平頂式建築,屋頂多由茅草鋪蓋而成,但也有一些以磚瓦鋪建。村莊建築大多是一層樓的矮房,只有少數幾幢兩層樓的房屋。

23 09 2023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