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嘉義.竹崎 雲霧飄渺奮起湖 櫻花流螢四方竹

文/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竹崎,是阿里山的門戶。阿里山森林鐵路有2╱3在竹崎鄉境內,鐵路中繼站的「奮起湖」,雖名之為「湖」,卻是一個沒有湖泊的山城。此處經常雲霧繚繞,四季都有螢火蟲現蹤,尤其冬夜「雪螢」在林間與步道飛舞,既浪漫又夢幻。

竹崎舊名「竹頭崎」,因過去鄉內山坡多竹林,經砍伐開墾後,留下遍地竹頭而得名。境內最高峰大凍山,海拔1976公尺,是台灣「小百岳」之一,山頂觀日出可長達3、4分鐘,與阿里山日出僅數秒鐘大相逕庭,展現不同的日出風情。

圓潭生態園區春天的流螢,數量相當可觀。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百年林鐵 世界工程奇蹟

19世紀末,台灣總督府探查阿里山,發現巨木連天,喻之為「無盡藏」,也促成阿里山森林鐵路的開發。阿里山林鐵被譽為「世界工程奇蹟」,從海拔31公尺的嘉義爬升到海拔2216公尺的阿里山,全長72.7公里,最大坡度達62.5%。

鹿麻產車站海拔82公尺,是阿里山林鐵進入竹崎的第一站,目前仍保存日式樣貌。竹崎車站海拔127公尺,是山地線的起始點,在蒸汽火車行駛年代,平地線機車頭會在此調頭,改用噸位較重的車頭,因此設有獨特的「三角線軌道」調頭設備。

阿里山林鐵的獨特設計,大多在竹崎鄉境內。例如:竹崎至木屐寮間有一處馬蹄彎,鐵路呈180度大轉彎;樟腦寮車站有X型軌道交叉設計,全台僅有;鐵道環繞獨立山爬升,採用螺旋式工法,因此乘客可以看到山腳下的樟腦寮車站3次。

相傳,1904年日人修建阿里山鐵路之初,過了樟腦寮,有一座海拔840公尺的獨立山擋道,火車根本無法爬升這麼陡峭的山。當工程師苦無對策之際,無意間看到一隻蝸牛,工程師靈機一動,就模仿蝸牛的螺紋,設計成螺旋式爬升。

便當王國 老街文化風情

海拔1403公尺的奮起湖,因三面環山,中間是平坦的山坳窪地,形狀如畚箕,舊稱「糞箕窪」。因閩南語「窪」與「湖」諧音,舊地圖上寫為「糞箕湖」,後因名稱不雅,改為「奮起湖」,是阿里山林鐵全盛期,人潮、貨物集散的最大中心點。

奮起湖車站是阿里山鐵路最大的中途養護站,闢有「機車庫」供火車休息。早年列車在此會作較長時間停留,鐵路便當生意興隆,昔日有「便當王國」的美譽。

奮起湖車站是阿里山鐵路最大的中途養護站,闢有「機車庫」供火車休息。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奮起湖車站對面種有「四方竹」,這種竹類外觀與一般竹子無異,但以手觸摸,可以感受到方形的竹節。相傳「四方竹」原產於四川峨嵋山,東傳至日本後,1924年再由日本移植到奮起湖,成為台灣種植四方竹的先驅。

觀音瀑布 負離子濃度高

「觀音瀑布」在出水量大時,形似觀音菩薩側身而立、手持淨瓶灑水,因而得名。豐水時期,每立方公分的負離子濃度含量高達1.2萬至6.9萬單位,有助於現代人紓壓。在觀瀑布吊橋欣賞飛瀑,水花猶如飄雨般瀰漫在山谷,又有「飄谷雨」美稱。

「觀音瀑布」又有「飄谷雨」美稱。圖/竹崎鄉公所提供

茶園仙境 頂石棹琉璃光

石棹也稱「石桌」,相傳早年有一塊巨石,方正猶如桌子,這塊奇石在颱風或地震來襲前,往往會發出聲響警告居民,後來因道路開發而被推落山谷。頂石棹由「霧之道」、「茶之道」、「雲之道」、「霞之道」、「櫻之道」等5條步道組成環狀路線,被譽為「五星級步道」。

石棹地區在秋冬時節,雲霧飄過山頭之後,受到地形及沉降氣流影響,形成如瀑布般的「雲瀑」景觀;到了夜晚,在山村燈火的映照下,現出猶如七彩琉璃光世界的夢幻景象,被稱為「石棹琉璃光」,頂石棹則是拍攝琉璃光的最佳據點。

浪漫、夢幻、唯美的石棹琉璃光。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天空走廊 親水公園漫步

竹崎以「竹」為名,位於竹崎車站對面的親水公園,闢有「竹子園區」,蒐集國內外珍貴竹類80餘種,公園內的木棧道依地形蜿蜒而建,被稱為「天空走廊」,離地最高處達19公尺,可以觀察樹冠層生態;園區內還有戰車、戰鬥機等舊武器展示。

賞螢勝地 圓潭生態園區

位於竹崎、梅山二鄉交界處的圓潭生態園區,有特殊的砂頁岩互層地質奇景,園區內有3座瀑布、壺穴等景觀,生態豐富,是嘉義縣賞螢勝地之一,也是觀察台灣中海拔溪谷地形極佳場域。

11 02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