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

文/人間社記者江素麗、段惠珍

看過史詩級電視劇《斯卡羅》的觀眾,對於「柴城」、「保力」、「統領埔」等地名應該不陌生。車城,原名「柴城」,有全台最大的土地公廟、台灣最南端的客家村落,閩、客、原民在此交融,建構出多元的歷史文化,猶如台灣的縮影。

車城位於恆春半島西側,當地原本是排灣族居地,排灣語稱為Kabeyawan,閩南語音譯為「龜壁灣」。荷蘭時期曾派兵駐守,明永曆18年(1664年),鄭經派軍屯田,令部將「統領」兵士駐守,因此命名為「統領埔」,即今「統埔村」。

清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間,車城已是閩南人開拓恆春半島的根據地,由於屢遭原住民侵擾,於是在村庄四周構築木柵防禦,因此有「柴城」之稱。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認為,車城是「柴城」的轉音,因為客語「車」與閩南語「柴」同音。

乾隆晚期,台灣發生林爽文事件,清廷派陝甘總督福康安來台征討。林爽文被擒後,福康安繼續討伐南路領袖莊大田,當時清軍水師即在車城登陸。後來莊大田失敗被捕,清軍遂稱車城為「福安庄」(或福安城),並在福德廟立碑頌功。

百年香火 最大土地公廟

福安宮後方的海濱,古時稱為「鐵錠港」,是小型的船塢碼頭。康熙年間,先民來台開墾,為求平安康泰,於是興建「福德廟」祀奉土地公;到了嘉慶年間,廟名改為「福安廟」,據說是為了紀念福康安。1957年改建竣工,始定名「福安宮」。

1987年,美倫美奐的「福安宮」新廟落成,樓高6層,成為台灣最大的土地公廟。相傳清朝時期,車城曾發生嚴重瘟疫,土地公指示請來大崗山超峰寺的觀音遶境,瘟疫果然平息,村民於是將觀音像留在福安宮,並訂定每3年的觀音聖誕,扛轎來回超峰寺。

同遊風境 落山風藝術季

在海口港舉辦的「落山風藝術季」,是以恆春半島獨有的強勁東北季風「落山風」為策展核心,以「風與地方共生」作為主軸,串聯海口港、沙灘、老屋、街道巷弄、看海美術館、旅店等,轉化為「無牆美術館」,邀請民眾同遊風境。

位於海口港的「看海美術館」,是一處結合藝術與自然的海邊展覽場域,建築以大片落地玻璃設計,讓陽光與海景引入室內,營造明亮而舒適的觀展氛圍。其中〈擁抱貓〉等9件藝術作品,今年再度回歸,將展出至7月27日止。

看海藝術館前展出14公尺高的〈擁抱貓〉,是日本藝術家花房櫻的作品。 圖/取 自落山風之吹風看海地臉書

龜山遠眺 海陸風光交融

龜山又稱「頂虎頭山」,海拔僅72公尺,是河流與海浪侵蝕而成的珊瑚礁殘丘,登上山頂,可一覽後灣海岸、海生館、四重溪與恆春平原等美麗景致。龜山也是1874年日本牡丹社事件的軍事登陸與陣地遺址,山上仍保存碉堡與坑道遺構,兼具自然與歷史的魅力。

坐落於龜山麓與墾丁國家公園交界地帶的海洋生物博物館(海生館),占地廣達96.8公頃,展示「台灣水域館」、「珊瑚王國館」與「世界水域館」等三大主題海洋生態。「大洋區」的是一個高4公尺、寬16公尺的大型壓克力巨型海洋池;「海底隧道」長84公尺,讓遊客猶如置身海底世界。

彩繪客庄 牛嶺崛映奇景

保力村是台灣最南端的客家聚落,為了呈現「硬頸精神、耕讀傳家」等客家價值,以牆面彩繪客家先民故事與傳統生活,是為「保力彩繪村」。鄰近的陵頂自然公園,因位於丘陵頂而得名;公園內有個「牛嶺崛」,是一處天然水塘,只靠接納雨水,卻終年不乾,成為當地奇特景象。

「保力彩繪村」的街道圍牆彩繪,擁有濃濃的客庄風味。圖/車城鄉公所提供

南國熱湯 皇室蜜月溫泉

清光緒年間發現的「四重溪溫泉」,在日據時代與北投、陽明山、關仔嶺併稱「台灣四大溫泉」。日本大正晚期,皇太子裕仁(即後來的昭和天皇)曾在此留宿。1932年,昭和天皇的胞弟宣仁親王還在此度蜜月,至今仍保留當年親王專用的溫泉浴室。

四重溪溫泉在日據時代是台灣四大溫泉之一,裕仁天皇在當太子時在此下榻。 圖 /車城鄉公所提供

08 07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