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王文靜看世界】北極圈白人土著─薩米人的馴鹿悲歌

【王文靜看世界】北極圈白人土著──薩米人的馴鹿悲歌

帳篷旁,百年前的薩米人家族 圖/維基百科

【王文靜看世界】北極圈白人土著──薩米人的馴鹿悲歌

薩米人是以遊牧遷徙馴鹿維生的原住民 圖/維基百科

文/王文靜

秋分之後,從北極點起,永夜開始逐漸擴大到整個北極圈。這裡,住著一群人,跟耶誕老公公一樣,在北極圈駕鹿雪橇。他們吃馴鹿肉與喝鹿奶,以鹿皮製作帳篷、衣襪,有時捕魚和採野果,一種以「馴鹿為基礎」的遊牧文化,直到近代才定居。

他們是薩米人,北極圈內最後的白人土著。終年酷寒,無法農耕,薩米人季節性地遷徙馴鹿,遊牧於今天的芬蘭、挪威、俄羅斯和瑞典。雖然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最早住民,但從來沒建立國家。

一份北歐文獻《日耳曼尼亞誌》紀錄了古早的薩米人:

「他們沒有武器、沒有馬匹、沒有房屋。他們吃野生植物、穿皮草、打地鋪。沒有鐵,用獸骨做箭尖。」他們將日常生活用石頭刻在露天岩石上,彷彿是「日記」,圖像有馴鹿,鯨魚,船等,如今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這是地球上最懂冰雪的民族, 他們關於冰雪的詞彙是非常豐富與精準。挖開雪層和檢查冰晶,他們就能看出四季、氣溫、森林、地表植被的變化。比氣象局還厲害的洞察氣候專家, 因為他們的老祖宗就這麼活下來。

在這裡生活一萬年,直到八世紀,後到者維京人在這裡建國,薩米人被征服 ,淪為二等公民。不只維京人,薩米人的生存被一波波的後來者威脅,後來者橫穿馴鹿的繁殖區建鐵路、阻擋了馴鹿的遷徙路線,或在河流上建水壩發電,挖山採鐵礦,或伐木發展林業,造成森林多樣性流失。森林原是馴鹿的糧倉,春季吃青草,夏季啃樺樹,秋天有林間蘑菇,被破壞的森林更衝擊了馴鹿冬季禦寒的食物——青苔,青苔的恢復至少三十年。

他們原是「耶誕老公公族人」,在冰天雪地與世無爭,連成立國家的念頭都沒有的,如今在現代文明的步步進逼下,幾乎退無可退。

薩米人歌手瑪莉.波依娜唱出悲傷〈Gula Gula〉:

聆聽祖先的聲音,聆聽!╲他們質問你為何讓大地╲汙染,耗竭╲他們提醒你,別忘了你來自何處╲你聽見了嗎?╲他們提醒你,大地是我們的母親╲母親如果被殺死了,我們又焉能生存?

散落在北歐四國的薩米人,一九七○年代,在挪威成立最早的環境聯盟。同一個時期,他們跨越國界設立薩米委員會,每四年舉行一次,討論未來,開始有自己的薩米旗,薩米紀念日與〈薩米人民之歌〉。

這一步不容易,長久以來,他們只有共同狩獵與放牧的組織,不但從沒建立起國家,甚至沒有氏族和部落。

過去,薩米人證明一事:人類可以不需要所謂的國家,而且證明了一萬年。他們在地球一隅,自由自在漁獵,或在冰雪間遷徙馴鹿,管他羅馬帝國,管他大唐盛世,都是平行世界。他們不求榮華富貴,不求名與利,不求權力,簡單生活。

如果不是現代危機步步進逼,他們會繼續如此。但,他們不能再繼續,顯示了人類的悲歌──全球化的到來,已不容許多元生活,逼著人類走向經濟掛帥、效率掛帥,靠攏城市的單一價值。現代國家的國界線,芬蘭瑞典挪威俄羅斯,硬生生地、惡狠狠地將原住於此的薩米人割裂。沒有武器的薩米人,只能降伏。

薩米人的今日,縮影分布在七十國的三億七千萬人原住民的處境,純粹的大自然族群,終將消失,這是事實,讓人無奈的事實。

19 09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