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水下銲匠 特寫海軍水裡搏命英姿

《匠人魂─水下銲匠》描述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如何潛行在極端海洋環境,默默守護台灣水域的和平。 圖/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水下作業大隊潛將出勤時,須負重40公斤的裝備。圖/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海軍水下作業大隊是負責海事救難及水中未爆彈處理的部隊,第一作業隊上士黃建智(中)擁有國際銲工潛水員認證。圖/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慶祝今天九三軍人節,文化總會與軍事新聞通訊社攜手推出《匠人魂──水下銲匠》,昨日邀來主角海軍「水下作業大隊」第一作業隊上士黃建智出席首映會,分享他們如何潛行在極端的海洋環境下,默默守護台灣水域的和平。總統賴清德表示:「影片中,建智說『要讓大家覺得,是我銲的就沒有問題』,我們的國軍弟兄也有這樣的氣魄,只要我們國軍弟兄守護的,我們國家就沒有問題!」

首映會昨在總統府舉行,賴總統頒發「匠人曆」給黃建智,提及「水下銲匠」展現令人敬佩的國軍匠人精神,更顯現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他們要面對多變的海象,還要背負總重四十公斤的工作裝備,在能見度低的水中操作電銲。他也代表全體國人,感謝國軍弟兄姐妹,不分晝夜捍衛國土,守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環境雙重風險  安全成首重任務

黃建智在影片中坦言,水上和陸上電焊最大差異就是環境,因為在陸地上能見度很好、光線很充足,不會受到水流影響,但在水裡有時連一隻手臂的能見度都沒有,臉就必須非常貼近工作物件,再加上水溫、海流、水中用電的問題,水下作業大隊是高風險工作,「潛水本來就危險,又要在水中做電焊,就是兩個危險加在一起」,如何安全完成工作項目,是他們首重任務。

他指出,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平時負責海軍船艦檢查維修等作業,但遇到海事救難、水中未爆彈處理,甚至空難墜入河海之際,就是前鋒部隊,任何水面下的相關工作,水下作業大隊都責無旁貸,「在大隊有一句話,叫做『只有海底能阻止我們潛得更深』」。

黃建智說:「我覺得匠人的精神就是,不斷地在這項工作上面做專精研究,然後自我精進,一直到要讓大家覺得,是我銲的就沒有問題。」

將心比心態度  助災民回歸正軌

走過蘇澳斷橋航道開通、高雄氣爆救難到今年凱米颱風救災,黃建智表示,每次救災經驗他都是將心比心的態度,站在家屬立場設想,盡力幫助他們找到家人、拯救財產,盡快完成任務讓他們能回到正軌。回憶在嘉義F-16墜機打撈過程,他看著岸上家屬著急面容,內心產生一種責任感,「促使著我不斷努力,永不放棄的去完成任務」。

全台灣僅十人擁有國際銲工潛水員認證,黃建智是大隊唯一有這項認證的成員,他近年積極推動將水下電銲技能納入海軍技術學校訓練班隊,期待未來能夠建立一套系統化的技術手冊,持續精進水中電銲切割技術,打造水下作業大隊「潛兵銲將」的現代化勁旅,共同守護國家。

04 09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