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歷史趣聞】黃埔軍校初期的台灣學員

文/王文隆

創立於廣州黃埔的陸軍軍官學校,即將迎來百年校慶,這所在「聯俄容共」政策下創立的軍校,因校址位於黃埔,也以黃埔軍校之名聞名於世。該校創立時全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是中國國民黨的武學校,校訓「親愛精誠」由首任校長蔣中正擬定及撰寫,並由孫中山在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六日第一期學生開學典禮時核定宣佈,這一天也就成為黃埔軍校的校慶日。

創校之初的黃埔軍校不僅收中國籍的學生,也招收過韓國、越南及當時屬於日本統治的台灣學生,就目前所能找到的紀錄,入學黃埔二期的李友邦為第一位台籍學生。李友邦,原名肇基,一九○六年生於台北蘆洲,一九二四年夏天前往廣州時,因黃埔軍校第一期已經招生完畢,只能經人介紹先入陸軍講武學校,後因講武學校併入黃埔軍校,因此轉為二期生。對日抗戰期間,李友邦曾在浙江金華組織台灣義勇隊,號召赴中國大陸的台籍人士投身抗戰。戰爭結束之後,李友邦出任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區團主任。

第三期之後,陸續有台籍學生入學,然而為了避免遭日本殖民政府查緝,通常隱以福建籍貫,或是改名報考,前者如出身台北市的第三期生黃濟英便改籍貫為福建南安,後者如第六期楊春錦,改以陳春錦入學。僅是前六期,台籍學生便有十餘人,不過實際畢業人數並不清楚,軍旅生涯如何發展也難查察。

第八期入學工兵科的陳復志,大概是除了李友邦之外,比較清楚其發展的一人。陳復志,嘉義人,生於一九一一年,原名陳士賢,赴大陸之後改名。軍校畢業後,任工兵營副連長,抗戰爆發時,調至河北石家庄升為連長,後轉戰四川、湖北等地,在四川擔任器材隊長並升為少校。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之際,在第五戰區任指導員,戰後返台擔任三民主義青年團嘉義分團主任。

曾在三民主義青年團服務的,還有同為第八期但屬步兵科的陳清波。陳清波生於一九一二年的基隆,軍校畢業後歷任國軍連長、營長、參謀主任等職。抗戰勝利之後,一九四五年秋末,他與妻子方欽英及兩個兒子回台,擔任三民主義青年團基隆分團主任。

出身豪門的,也有進入黃埔軍校的例子,最為熟知的是霧峰林家林祖密之子林正亨。林正亨,畢業自當時已遷至南京的陸軍官校十五期,學的是防空化學,畢業後被派往國軍第三十六軍軍部擔任見習官。一九四○年一月隨部隊到廣西作戰,再派到九十六師擔任少尉軍官,參與崑崙關作戰,在日軍包圍中死戰突圍未死。一九四○年五月隨部隊到湖南,後回重慶,一九四一年升任中尉。一九四四,他響應杜聿明在四川組建第二次中國遠征軍赴緬,當年七月,從四川坐汽車到雲南先參加整訓,之後乘飛機到緬印參加作戰,擔任步兵團指揮連連長,期間英勇奮戰而受重傷,致成半殘。戰後於一九四六年回台,任職於台灣省警務處訓導營。

台籍黃埔校友中,官階最高的要屬陳守山。陳守山出生成長於日據時期的台北,後隨祖父經商前往福建廈門就讀高中,一九三九年八月進入已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第三分校(位於江西瑞金),為第十六期畢業,後分發福建保安第三團直屬部隊迫擊砲排,擔任中尉排長。抗戰結束後,陳守山搭乘美軍軍艦抵達基隆港,任職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特務團,爾後歷任政治作戰學校校長、國防部總政戰部副主任兼執行官、陸軍訓練部司令、陸軍總部副總司令、警備總司令兼軍管區司令,國防部副部長等。

20 06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