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科技人文學心 童子賢澆灌藝文土壤

童子賢(左)樂於推廣藝文,圖為他日前出席《楊牧全集》新書發表會。圖/目宿媒體提供

華碩電腦公司的創業夥伴群,左起為謝偉琦、楊鳳杰、程世典、童子賢、徐世昌。圖/資料照片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力挺華人文學不遺餘力。圖/林澔一

童子賢支持記錄作家身影,圖為七等生《削瘦的靈魂》親友紀念場映後。圖/目宿媒體提供

童子賢(左1)參與《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三,圖為文學朱家電影開鏡留影。圖/目宿媒體提供

文/袁世珮

頂著華碩集團共同創辦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頭銜,童子賢是科技人、理工男,可是他也是《他們在島嶼寫作》等多項文藝活動的重要推手。

像小叮噹(哆啦A夢)因時光機能神馳四海,閱讀就是童子賢的翅膀。為何自小熱愛閱讀、為何長大後支持藝文,這位有著文學內核的科技人說:「我的答案只有兩個字,就是有趣。」

「小叮噹關在和室裡,可是他如果有時光機,就可以悠遊到別的時空去。」對成長於花蓮瑞穗的童子賢來說,書本就是他的時光機,家鄉依傍著群山,小時候看花東縱谷、中央山脈,感受其偉大卻不覺得被阻隔,「因為知識像一對翅膀,引導一個孩子海闊天空、認識世界。」

童子賢說,文學優美,又能觸動、啟發人心,他從小看歷史故事,就會思考故事的背後,眾多故事匯總出來的脈絡,帶來宏觀的反思,配合文學,再去觀照人生、反思個人與社會的意義,放在歷史的框架上,就能看出很多是非對錯。

幼看古文觀止  拜訪神州詩社

童子賢笑說,小孩哪裡知道什麼「知識很偉大」,說到底,「就是好玩、有趣。」偷看大人的《古文觀止》覺得有趣、在操場樹下看《史記》很有趣,躲在角落裡看劉興欽的漫畫、《諸葛四郎》、《老夫子》,要考試了也不管,一定要跟著福爾摩斯把案子給破了,都是因為有趣。

即使後來順著那個年代對男孩子的要求去讀了工程,童子賢也在課堂上學的科學中看到文學。

童子賢說:「科學並不像大家想像的硬梆梆,其深處有很多哲學思考。文學、歷史、科學都是有力量的東西。」他認為,讀文學感受優美也啟迪人心、讀歷史氣象萬千引發反思、學科技能認識理性的力量也感受科學的宏偉,都能帶來海闊天空的感覺。

童子賢中小學年代最景仰司馬遷、最喜歡蘇東坡,自己背〈李陵答蘇武書〉,離開花東北上讀台北工專時,一面學電子學一面閱讀哥倫比亞大學近代史計畫做的胡適和李宗仁口述歷史,跟電子科系八竿子打不著的書,他看得津津有味。

算起來,童子賢那時是「文青」,讀的是工專,但跟著校外文學社團的同學們去拜訪神州詩社、三三集刊;要期末考了,他還在看唐德剛的近代史、還在跟人比賽背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編輯校刊經驗  創業派上用場

童子賢當校刊的總編輯,寫文章、編輯,寒暑假常睡在印刷廠,那個年代還沒有電腦排版,都靠自己拼版,他把原來的校刊改成橘版八開,看來更氣派、版面更好發揮,這些都是學生時代的樂趣。

他也承認,以前也會有點「不務正業」的心虛,直到後來才體會了老子說的「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做過的每件事都有用。

那是在華碩剛創業那幾年,公司還沒有所謂的ID(工業設計)部門,但夥伴們不希望明明很好的產品呈現不出最好的形象,於是童子賢一手包辦包裝設計、美編,測試手冊、使用手冊都是厚厚的幾百頁,都是他親自編寫、親自去監督印刷。

「這個世界你覺得有趣、好玩的東西,也許有一天用得著,即使用不上、也會成為你成長的一部分。」童子賢說,以前做主機板,除了彩盒、包裝、手冊外,不太需要所謂的工業設計,但到了做筆電或手機產品,造型就很重要了,這時發現周遭硬梆梆的工程師沒有人願意接觸,「可是像我這個雜務很多的人,做得興致盎然。」

這也是這位成功企業家給年輕人的建議:「如果太執著在學校所學的,就永遠跨不出去,因為書是前人寫的,以前的人怎麼可能臆測後面?這個世界很多東西等著你去摸索、去創造。」

贊助文教  延伸童年閱讀快樂

贊助藝文,就公司的財報來說,也是「無用」,但其「大用」是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的紅利。童子賢說:「所謂支持藝文,純粹也是孩提時代愛看書,長大後感覺還看不夠,所以是快樂閱讀的延伸吧,也都是有趣。那是一個動能。既然小時候看不夠,長大了以後,也會想說那樣的快樂是不是可以再延續一下?」

于右任曾說「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童子賢笑說,前半句的青春應該是喚不回啦,但後半句,可以努力一下:「不要讓這塊土地上曾經誕生的美好文學創作跟重要作家的故事被淹沒掉。」

這就是《他們在島嶼寫作》紀錄片的由來。童子賢2009年創立「目宿媒體」,展開以影像記錄當代華文文學作家的計畫,已拍攝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王文興、楊牧、劉以鬯、洛夫、瘂弦、林文月、白先勇等人。

這套影片透過鏡頭留下文學家的身影,記錄他們如何在困頓中持續創作的力量。童子賢指出,如七等生辭掉教職,在斗室裡專心創作;如那個年代的明星咖啡廳,樓下是周夢蝶在武昌街擺小舊書攤,樓上可能有黃春明,而17、8歲的林懷民在這裡跟大十幾二十歲的前輩作家談創作,「雖然很艱辛,但這塊土地上長出很豐富、很美好的文學果實。」

「也是會有一種淺淺的文青式的悲傷啦,怎麼那些好好的東西就不知不覺淹沒了?」童子賢承認,這種紀錄片不一定有票房,但只要流傳下去,永遠有紅利留給社會,「沒有關係,有時候進三步退兩步、有時候臥倒匍匐,但也還是會前進。有樂趣卻不符商業體制的東西,其實是很重要。」

當文學媒介  傳達作品美好

「重要的作家、重要的作品,在白紙黑字上的成就已經被彰顯了,可惜現代的孩子若沒有通過一個該有的媒介,已經不太有機會接觸。」童子賢就是在當這個媒介、這條牽引的線。

此外,童子賢也曾支持誠品書店多年、贊助雲門舞集、贊助移民工文學獎,投資「一把青」、「植劇場」系列等優質電視作品,也於2016年與和碩聯合設計團隊在東華大學圖書館打造「楊牧書房」,並成立「楊牧文學講座基金」。

不喜應酬愛看書  史書到鬼滅都看

科技巨擘的日常,是書香與咖啡香的組合,可能還有吸貓的香氣。因為童子賢也是「貓奴」,伺候著女兒從美國帶回來的流浪貓。

有一家公司要領導,又大量閱讀,從史書到《鬼滅之刃》漫畫,還很好奇,始終保有小時拆手表研究的心情去探索從飛彈射程到航艦建造等各種知識。哪來的時間?

答案是:睡很少但睡很好、不做無謂的商業應酬。

童子賢睡6小時就會自然醒,睡得好的祕訣是睡前看15分鐘到1小時的書,到了一個階段,感覺睡意了,闔上書、關了燈,5到10秒鐘之內就睡著,「讀書惠我良多,讓我不需要吃安眠藥」。

此外,和碩的傳統是不太商業應酬,童子賢說,早年剛創業時這樣的確會得罪人,後來發現不吃飯少掉很多麻煩、也不會衍生出一大堆不必要的人脈,如此可以省下一大半的時間。

這樣一來,童子賢就有時間看書了,有趣的是,雖然做的是資訊產品,他還是喜歡老派的紙本閱讀,電子產品只是用來上班、查詢資料。

「文學、藝術,像我們的心靈的故鄉一樣。」童子賢說:「以前接觸過的、喜歡的,你長大後,抬頭一看,怎麼好像植物沒有澆水萎謝掉了,就會想幫忙除除草、澆澆水。」

童子賢說,就這樣子而已,沒有太偉大的學問。

可是他的除除草、澆澆水,成為華文圈的甘露,當年乘著小叮噹時光機的文學少年,為更多年輕人創造以文字穿越時空的翅膀。

03 04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