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風雲人物50】金獎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用鏡頭還原歷史 以古喻今

諾蘭的部分電影劇照集結。圖/The Maroon

諾蘭很有魅力,他的一通電話讓暫時息影的麥特‧戴蒙(左)歸隊,演出「曼哈頓計畫總監格羅夫斯將軍」(右)一角。 圖/Good Housekeeping

諾蘭在片場指導(左);他運用高科技設備,模擬出當年的核爆場景(右)。圖/Interesting Engineering

克里斯多福‧諾蘭兩手各捧一座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小金人,是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最風光的人物。圖/British GQ

諾蘭慧眼識英雄,讓御用男配角席尼‧墨菲(左),這次在《奧本海默》中挑大梁,演出「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右)。圖/San Diego Union-Tribune

文/楊慧莉

傳記電影《奧本海默》在本月初抱走7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最大贏家。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兩手各捧一座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小金人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無疑是當天最風光的人物。他執導過多部「神作」,將觀眾帶進各種故事情節裡,這次他帶領觀眾走進歷史人物的世界,與人性幽微面直視……

電影人生  兒時興致從一而終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是當今世上被公認最有創意和成功的製片人之一,產出多部好萊塢大片,如《敦克爾克大行動》、《針鋒相對》、《星際效應》、《黑暗騎士三部曲》、《天能》,當然包括近期獲獎無數、備受好評的傳記電影《奧本海默》。他的電影具有複雜的敘事情節,在全球已創造出超過六十億美元的票房。

電影夢自小萌芽

一九七○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的諾蘭,從小便對拍片十分著迷,且流露出天分。兒時,他開始拿著父親的八毫米底片相機拍片。一九八四年,他前往倫敦大學學院念英國文學時,便開始在大學電影學會拍攝十六毫米的影片,之後順理成章的成為電影人。

諾蘭從二十一世紀初的第一部大戲《記憶拼圖》起,逐步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在電影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記憶拼圖》與四年後的《頂尖對決》讓他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導演功力備受肯定。於二○○五、二○○八年和二○一二年上映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叫好又叫座,許多人視其為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二部曲還贏得兩座奧斯卡金像獎。

後來,諾蘭再以二○一四年上映的科幻史詩電影《星際效應》獲頒奧斯卡最佳視覺獎,接著持續展現自己獨特的敘事和拍片手法,包括二○一七年的戰爭史詩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而在去年上映的《奧本海默》再將自己的導演功力往前推升了一步。

奧本海默的故事

重金打造的《奧本海默》講述「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人生故事。他在二戰期間獲選領導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曼哈頓計畫,製造原子彈。當原子彈投在廣島和長崎,讓日本投降而結束二次大戰時,奧本海默隨即被譽為英雄。戰後,奧本海默主張軍備控制,反對大規模核武攻擊的軍事計畫,因將它視為一種大屠殺。幾年後,他在一次聽證會上被取消安全許可,變成一個對安全有威脅的人,原因是他認識一些左翼人士。自此,他在政府圈的職業生涯結束,也無從發揮他對核武國際管控的影響力。

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大起大落的人生,堪稱典型的悲劇人物;對諾蘭而言,卻也是歷史上一位重量級人物,「他的故事對我們當下乃至將來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它絕對改變了世界,在某種程度上是無人能及的。你可以說還有印刷出現之類的事情,但是他給了世界毀滅自己的力量,這是前無古人的。」為此,他著手改編普立茲獎得主伯德和舍溫的傳記《奧本海默傳》。

拍出集體式夢魘

奧本海默的故事充滿張力,深深吸引諾蘭,特別是物理學家在三位一體核實驗成功後的雀躍與核爆後造成的恐怖後果形成強烈對比的部分。那場核爆一舉毀掉二十萬條人命,遠遠超出奧本海默等科學家所預期。

為了讓觀眾走進奧本海默的世界,導演兼編劇的諾蘭使用了第一人稱的敘事法,並運用了IMAX攝影機拍攝,傳遞出核彈的威力和這部史詩般的電影磅礡又撼動人心的氣勢。

諾蘭自認《奧本海默》是他拍過的「最大」電影,這無關斥資或預算,而是故事本身的規格,「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和他的科學家夥伴無法完全避免摧毀世界的可能性,仍點燃測試,將我們和後代子孫置身險境,沒有任何事的影響層面比這更大的。」

奧本海默的故事在諾蘭心中沉澱多時,「如果說有些電影拍出的是人類集體性的夢想,某種意義來說,《奧本海默》就是一種集體式的夢魘;在我所處理的主題裡,這絕對是最黑暗的題材。」

文化影響  登高一呼眾志成城

生涯中,諾蘭拍出一部部燒腦大片,每部都讓他在一段長時間內費盡心思。儘管如此,他仍未顯露出疲態,平均每三年推出一部新作品,常在完成一部的幾個月後發想下一部。他曾於受訪時表示,「實在很難想像不繼續拍片,只要有人支持我,就會繼續拍下去。」認真的言談間不時流露出孩子般的熱情。

導演魅力不可擋

事實上,在電影界,支持諾蘭拍片、想跟他合作的演員大有人在。而他也很有識人之明,能夠看出演員的特質,並讓演員充分發揮其實力,如《奧本海默》中演出物理學家本人的席尼‧墨菲,這次因栩栩如生的精湛演出抱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席尼‧墨菲來自愛爾蘭,過去二十年曾多次與諾蘭合作,只是都當男配角。二○二一年十月裡一個冷冽的日子,墨菲接到諾蘭的電話,問他願不願意演出奧本海默。墨菲沒有太多的猶豫,隨即答應。事後他表示,「我想這世上任何演員都會想跟諾蘭合作,不管演出哪個角色都好,那是一種夢想。」

因此,只要案子成熟,墨菲都不會拒絕諾蘭的邀約,即便這代表要忍受看到自己的臉投射在巨大銀幕上。他深知每個案子都有風險,「但只要跟世上幾位最棒的導演共事,就會覺得一定能拍出好片。」

對於墨菲而言,這也是他電影生涯中的重要時刻。一同演出《奧本海默》的演員小勞勃‧道尼就跟墨菲說,他會因演出這部大戲而翻轉人生。而道尼本身也因這部電影獲頒最佳男配角獎。在演藝生涯中暫時息影的麥特‧戴蒙也因諾蘭的一通電話歸隊,演出「曼哈頓計畫總監格羅夫斯將軍」一角。

仿歷史爆炸現場

《奧本海默》的成功要歸功於導演認真和演員賣力。據說,每位演員都充分研讀劇本,並自行研究所參與角色的真實原型,然後一起參與討論,「有時我們會就現實到底發生了什麼,進行一番真正令人振奮的討論,因為在這個故事裡,無論動機出於政治還是私人,角色的行為都有很多曖昧不明之處。」舉例而言,詹姆斯‧瑞馬因飾演杜魯門的戰爭部長史汀生,而研究出為何京都從轟炸名單上除名。諾蘭本以為京都是文化古都而逃過一劫,結果瑞馬發現史汀生曾帶老婆去京都度蜜月,對那裡有情感而「放生」。

諾蘭不僅把所有演員齊聚一堂討論劇情,也在片場為演員們做了多次巨大的爆炸,讓他們在午夜的沙漠中躲在地堡裡感受爆炸威力,至少親自感受三位一體核實驗進入最後階段的緊張氣氛,因為在那種情況下安全得第一。對於片場特效組來說,他們很難精準傳達當時的爆炸威力,但諾蘭相信演出者能感同身受三位一體核實驗現場科學家們的心情。他希望也能將這樣的感受帶給觀眾。

電影啟示和生命

諾蘭在拍攝《奧本海默》時試圖理解物理學家的處境,也發現他們之間的共通點:領導者。「奧本海默是個通才,他帶領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很清楚自己的任務,在那三年間,帶領不同領域的天才。他不是最聰明的人,但他善於讓所有天才有所發揮,這也是我當個導演必須做到的。」

諾蘭表示,不管我們喜歡與否,我們都已身處奧本海默的世界,他的故事在今天仍能引發共鳴,特別是當我們探討人工智慧的危險時;很多人工智慧研究者覺得自己面臨了奧本海默的時刻,「到底一個研究者或科學家把一個東西帶給大家,若是產生無法預料的後果,要不要負起責任?」

來自冷戰時期的諾蘭,自然對奧本海默的故事很有感。不過,最讓他感興趣的是,所有藝文創作者都不會忽略的人性問題。他直言,自己並沒有興趣開拍一部戲是關於科學家有多天真,因不小心研發某樣可怕的東西而懊惱。相反的,他認為,奧本海默很聰明,知道實驗的後果,重點是他必須這麼做,因為他們當時深陷一種情境,那就是他們相信如果讓納粹德國先拿到炸彈,對世界來說,將是最糟糕的狀況,因此他們必須為所當為,卻也明白後果可能會很可怕。

諾蘭表示,從人性的觀點來說,正是這樣的兩難才讓奧本海默的故事這麼扣人心弦,「真的不是他們不知道後果,而是他們覺得自己沒有選擇。」

然而,諾蘭想藉由這部史詩電影傳達的不止於此,他把這些留給觀眾慢慢去體會。對他而言,電影是文化產物,導演、演員等工作團隊所完成的,只是半成品,唯有觀眾走進戲院,有了各自的解讀,《奧本海默》才有了自己的生命,進而發揮其影響力。

01 04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