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文化印象】彰化鹿港公會堂

彰化鹿港日治時期最大的西式公會堂──鹿港公會堂。圖/林孟慧

文/林孟慧

彰化縣鹿港鎮埔頭街上,有著一座近百年的歷史建築──鹿港公會堂。此公會堂最早建於日治時期的昭和三年(一九二八),是一座主要梁柱系統為鋼筋混凝土,屋架為木架結構與鋼桁架搭配而成的西式白色建築,在一片紅磚舊瓦的鹿港老街上,更顯出其獨特之處。

日治時期,台灣各地為慶祝裕仁天皇登基,在各地多有建築公會堂的大型活動。鹿港公會堂原址為廈郊會館及萬春宮,宮廟正殿主祭祀蘇府王爺,後殿則是廈郊會館。當時,因為鹿港地區人口高達三萬六千多人,已漸漸形成大型社區發展,加上當地眾多居民需要一處集會討論的場所,因此萬春宮及廈郊會館決定捐出土地,蘇王爺神像則遷於他處祭祀,此處則改建成當時鹿港最大的西式公會堂。

位於公會堂的左側牆面,有一〈鹿港公會堂記〉碑文,上面記錄著,公會堂建築費用約當時幣制一萬五千多圓,其中的一萬兩千圓由鹿港街役場支付,其餘款項則由當地熱心的仕紳商賈籌資興建。此碑文也是當地重要文獻,目前由公家單位負責管理。

鹿港公會堂主體為一樓大建築會廳,屋上鋪有灰色文化瓦,左右帶廊,前方有入口處,內設有二樓夾層,整體建築雖然簡單樸素,但具有公共建築的肅穆莊嚴感。二次世界大戰後,公會堂由國民政府接收,並改名為「中山堂」,成為鹿港鎮公所及民眾服務社辦公室,一九七八年成為鹿港老人會館。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公會堂建築因年代久遠出現嚴重裂縫,於二○○七年進行修復,兩年後完工。二○○○年指定為彰化縣定古蹟,二○一○年成為鹿港藝文館,為推廣當地藝文活動而努力。

25 01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