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新竹.新埔 三街六巷義民亭 九降風吹晒柿餅

晒柿餅。圖/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聖若瑟天主堂。圖/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褒忠亭義民廟。圖/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吳濁流故居前就是一片稻田。圖/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褒忠亭義民廟懸掛乾隆御賜「褒忠」匾額。圖/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吳濁流故居展示的「孤帆三部曲」書本模型。圖/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新埔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圖/新竹縣文化局提供

吳濁流故居旁的落羽松區。圖/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陳氏宗祠。圖/新竹縣文化局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新竹縣新埔鎮舊稱「吧哩嘓」,早年是道卡斯族打獵的荒埔,清雍正年間才有客家先民入墾,直到乾隆年間,荒埔漸次開發成農田,始名「新埔」,意為「新開發的原埔」。新埔屬於較封閉性的地域,因此保留具有歷史及客家特色的建築。

客家宗祠  特殊文化地景

「新埔宗祠博物館」並非指一棟特定的建築物,而是由一系列的宗祠、家廟所構成,是一個非傳統、沒有圍牆的博物館,從枋寮國小旁的劉氏雙堂屋,一直延伸到巨埔里的吳濁流故居,涵蓋3條街、6條巷子、9座宗祠,因而有「有三街六巷九宗祠」之稱。

其中,劉氏家廟建於清同治3年(1864年),奉祀劉家的共同始祖──劉榮(漢高祖劉邦的祖父)等祖先,枋梁上懸有台灣總兵劉明燈親手書寫的「本支百世」匾額。位於中正路的陳氏宗祠,建於清同治7年(1868年),建築雕刻精美、泥塑與彩繪頗具藝術價值。

「新埔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原是新埔國小校長宿舍,建於明治35年(1902年),是新埔鎮唯一的日式宿舍,館內記錄新埔宗祠、家廟與地方特色,讓民眾更容易了解新埔鎮的發展歷史。導覽館的日式庭園,綠影扶疏,充滿濃濃的懷舊風情。

乾隆賜匾  褒忠亭義民廟

褒忠亭義民廟為新竹縣定古蹟,創建於清乾隆54年(1789年),是為祭祀林爽文事件中犧牲的客家先民而建。相傳當年建廟的原因,是因載運先民遺骸歸葬的牛車,在行經此地時,牛隻竟不受驅使,經焚香擲筊後,才得知義民們英靈希望合葬於此。

義民廟有乾隆皇帝御賜「褒忠」匾額,周邊有美麗的庭園,廟前牌樓古色古香,路旁的兩匹石馬,立於於日據時期,至今仍可見到石馬上的紋飾與基座上的雕花。

每年農曆7月20日「義民節」舉行的義民文化祭,源自於乾隆年間的聯庄祭典,初期僅由4姓首事輪流祭祀,道光15年(1835年)廣邀新竹、桃園信眾共襄盛舉,擴大為13聯庄,如今祭祀圈擴大到15庄,為台灣最大的客家祭祀活動,並登錄為新竹縣定無形文化資產、國家重要民俗。

新埔老街  聖若瑟天主堂

在新埔老街傳統的客家建築群裡,有一棟聖若瑟天主堂,充滿異國風情,顯得特別顯眼。這是由西班牙神父桑朗度於1955年所建立,灰白相間的圓弧拱門,搭配紅磚與馬賽克玻璃,營造出西班牙建築特色風情。新埔天主堂曾經提供鎮民免費的醫療資源,又設有幼稚園和內思高工,也是地方培育人才的搖籃。

台灣連翹  亞細亞的孤兒

作家吳濁流(1900~1976年)以「孤帆三部曲」──《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等3部長篇小說蜚聲中外,被譽為「鐵血詩人」。他70歲時設立「吳濁流文學獎」鼓勵文學創作,其位於新埔鎮的故居,目前為新竹文學館。

吳濁流故居是傳統客家三合院,2009年列入歷史建築,室內有吳濁流的書法手稿及生平簡介,並保留客家居民的生活用品;戶外有吳濁流步道、紀念祖父的「芳信池」、紀念父親的「秀源蓮花池」、紀念母親的「滿妹洗衫窟」等。

吳濁流故居周邊依四季不同,栽植有季節植物,包括春天的富士櫻花區,夏天大紫薇花區,秋天青楓區,冬季落羽松區;附近還有「載熙古道」與「飛龍池步道」。

為了紀念吳濁流的著作《無花果》、《台灣連翹》,園區內也栽植有無花果,以及俗稱「金露花」的台灣連翹等植物。

百年歷史  傳統古法晒柿

新埔的柿子、水梨、粄條聞名全台,秋季盛產的柿子,經過洗選、人工去蒂、削皮、重複乾燥、捏壓等工序,依傳統古法晒乾保存的柿餅,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保留了老祖先的生活智慧,也讓新埔柿餅的名號享譽全台。

每到農曆九月霜降時分,由北方吹來的強烈季風,形成「九降風」,有助於柿子表面的乾燥,一顆顆黃澄澄的柿子,在九降風的風乾及太陽曝晒下,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美味的柿餅,更令人口齒留香。

23 01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