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看人間】老人應要活得快樂,而不是活得合理

圖/資料照片

文/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在演講的場合中談到世代融和的議題,有一位年輕人問我:「為什麼老年人愈來愈固執,堅持己見聽不進建言。」似乎這個問題是很多人的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會發現,身邊的老年人似乎變得比以往更加固執,堅持自己的想法和習慣,對改變顯得抗拒。這種現象雖然令人困惑甚至不耐,但如果我們能多一些理解,就會發現背後有其深刻的原因。

我的老爸94歲了,他也經常執意做自己要做的事,別人怎麼勸都勸不了,但我們後來也轉念,不再強迫他做他不想做的事,到這個年紀應該要活得快樂,而不是活得合理。

像我們刻意安排旅程,希望他不要老待在家裡,出去走走,但他一直不肯,後來深究原因是因為他經常要上廁所,旅遊讓他很不方便並且沒安全感。還有他的體重一直過重,我們擔心他的健康所以經常限制他吃一些高油脂的東西,有一次他氣得把筷子放下來說:「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其實老年人固執,是有其心理與生理原因,如果我們能夠多一分同理心,去同理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他們會堅持己見,因為年輕人都沒有老過,所以就以自己的感知去判定老年人的不該,其實是我們的誤判。老年人之所以愈來愈固執,也可能有幾個原因。

1.害怕失去控制感

老年人隨著體力、健康以及社會角色的轉變,常感到無助與不安。他們希望通過堅持自己的方式,來保留對生活的控制權。然而隨著歲月流逝,失去控制感讓他們內心不安,沒安全感。

2.經驗的累積與自信

年長者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對許多事情有固定的見解。他們往往認為自己的方法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因此更難接受新的觀點,這是源於一種對過去成就的信任。

3.認知靈活性的下降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的適應能力減弱,接受新資訊和改變的能力也隨之下降。他們更傾向於遵循熟悉的模式,因為這樣做能節省精力並減少焦慮。

4.社交圈縮小的影響

許多老年人的社交圈因退休、健康問題等原因變得狹窄,導致他們缺乏與外界的交流機會。他們的觀點較少被挑戰,因此更容易固守已有的信念。

面對老年人的固執,年輕人常感到沮喪甚至不耐,但只要我們轉念想,有一天我們也一樣會老去,用這種理解與包容才是最有效的相處之道。

老年人需要被尊重。即使他們的觀點與年輕人不同,我們也應耐心傾聽,避免批評或輕視。他們的固執往往源自一種深層的不安全感,讓老年人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年輕人應嘗試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他們為何如此堅持,從而避免因誤解而產生衝突。

面對不同意見,不要強迫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而是提供多種選擇,讓他們自行決定。提供選擇而非強迫,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依然擁有掌控權。

遇到他們抗拒的事物,直接的批評或命令往往只會引發對抗,試著用間接的方式引導,透過分享故事或自身經歷,間接地介紹新觀念,能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改變。當老年人願意嘗試改變或接受新的觀念時,我們應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讚美,增強他們的信心。

老年人的固執並非無理取鬧,而是一種應對生活變化的自我保護機制。當我們學會尊重與體諒,也許會發現,老年人固執背後,藏著許多值得珍惜的智慧與故事。

05 11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