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火劫重生的琴聲 哈德利希攜手柏林愛樂巴洛克亞洲首演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小提琴巨星哈德利希(Augustin Hadelich)15歲時遭遇祝融,導致右手與臉部部分灼傷,他憑著驚人意志重拾琴弓,將人生磨難淬鍊成無可取代的音樂深度。明(10)日至13日,他將攜手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Berliner Barock Solisten),首度以此編制於亞洲同台演出,在台北、台南獻上薩拉沙泰《卡門幻想曲》、莫札特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與《哈夫納小夜曲》選段等樂章。

哈德利希曾說過不喜歡談及這段傷痛,但不可抹滅的是:「那場災難讓我明白,音樂是我生命的全部。」正因如此,他的演奏始終具有打動人心的真摯力量。柏林愛樂更形容他:「成就斐然,卻不需華麗包裝,只用最純粹的音樂打動打動每一位聆聽者。」

談及這次節目設計時,哈德利希選擇以薩拉沙泰的《卡門幻想曲》作為壓軸,是因為他多年來便對這首作品懷有深厚情感,「這是一首極具戲劇張力且充滿華彩技巧的作品,在現場演出中會非常令人興奮。」而這些曲目與莫札特的作品之間,也有著令人玩味的對應關係。

哈德利希指出,薩拉沙泰與莫札特雖創作於不同世紀,卻同樣是出色的歌劇作曲家,他們皆時刻思索人聲的表現方式,作品中亦不乏幽默與趣味的音樂語彙。

這次演出採用室內樂團規模,也特別考量編制的彈性與音樂表現的純粹性。哈德利希提到,即便某些作品原為大型管弦樂團而寫,其實只有少部分時刻真正需要龐大編制,大多數時候更像是室內樂演奏的性質。因此在改編過程中進行了合理的精簡,而非根本性的改動。

BBS這次巡演首席Dorian Xhoxhi亦補充,樂團的16至17人編制使得演奏時可以更自由地進行眼神交流與細微反應,無需仰賴指揮,「這正是室內樂團最引人入勝的魅力所在。」

談及對台灣的印象,哈德利希道:「我第一次來台灣是兩年前,當時就被觀眾的熱情深深打動,這是一段非常棒的經驗。」他也特別提到音樂會上不乏年輕觀眾,「這在許多國家是很難得一見的現象。」

小提琴巨星哈德利希將攜手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於台北、台南獻上薩拉沙泰《卡門幻想曲》、莫札特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與《哈夫納小夜曲》選段等樂章。圖為今日彩排畫面。圖/牛耳藝術提供

10 07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