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五位台星藝術家攜手創作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啟動跨國對話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桃園市立美術館首度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共同推出跨國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7月2日至11月9日於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登場。展覽以「自然、環境、生態、永續」為核心,邀集台灣藝術家陳伯義、許雁婷,以及新加坡藝術家祖.馬哈茂德、陳紫曦、蘇鈺雄,共同創作,透過互動裝置、聲音影像、五感體驗與沉浸式空間,打造富有想像力與啟發性的藝術場域。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展覽取材自桃園與新加坡兩地的自然風景,期望藉由這場跨國館際的合作,讓國人及新加坡民眾從藝術視角出發,感受雙城的文化底蘊與自然之美。在桃市兒美館展出後,預計於明年4月移展至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新加坡國美館CEO暨館長陳維德指出,這次特展透過藝術家創作、策畫沉浸式體驗並利用互動裝置,激發孩子的創意、想像力及創造力。同時,也希望孩子們以多元角度及方式體會大自然,並在觀展後,能更瞭解藝術及文化,進一步提升環境保護意識,為守護大自然盡一份心力。

〈河流實驗室〉展區照。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其中陳伯義的〈河流實驗室〉,以地景攝影沉靜地述說河川中自然力量與人為建物的拉鋸拮抗,也邀請孩童參與互動觀察河道形成背後的科學原理,認識在地水文歷史以及人與自然相互滋養的共生關係。

祖.馬哈茂德〈寂靜下的律動之脈〉,從桃園豐富的水庫、陂塘、水圳等水文地景取得靈感,將美術館展間轉化為一座大型沉浸式聲響空間裝置,邀請孩童走入宛如水中的靜謐空間,回歸聽覺的純粹狀態聆聽生活中的自然之聲,並透過聲響感受世間萬物的無形力量

陳紫曦的〈不見的森林〉,透過空間探索活動引導孩童探索不同類型棲地的自然生態系,藉由大型插畫作品邀請孩童藉由色彩、質地、形狀思考生物多樣性,以及自然棲地對於永續發展的不可或缺。

〈寂靜下的律動之脈〉展區照。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透島影業攝影

02 07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