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趣味動物園】熱帶雨林的守護者──馬來貘

文/蘋果

馬來貘是一種神祕又充滿魅力的動物,生活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牠的外型彷彿是大自然的拼圖遊戲,擁有豬的鼻子、象的耳朵與熊的身體。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這隻有趣的動物吧!

馬來貘的外貌十分獨特,身體呈黑白相間的顏色,前半部是黑色,後半部是白色,看起來就像穿了一件肚兜。這樣的顏色分布,不僅有助於牠們在森林中偽裝,也能讓牠們休息時像一塊岩石,避免被掠食者發現。

牠們的鼻子與上唇結合成靈活的小鼻子,就像縮小版的大象鼻,可以用來抓取食物和探測環境,既實用又增添可愛感。

雖然外表討喜,馬來貘卻是喜歡獨處的動物,牠們通常獨自行動,並以夜間活動為主。白天牠們多半藏身於濃密樹林中休息,夜晚才出來覓食。

由於視力不佳,牠們仰賴敏銳的聽覺和嗅覺來感知周遭環境。當感受到威脅時,牠們能迅速逃離,甚至潛入水中,只露出鼻子呼吸;若無法逃脫,牠們也會用強壯的下顎與尖銳的牙齒自我防衛。

馬來貘主要以植物為食,包括嫩枝、樹葉、水果與水生植物。

圖/沛蓁

馬來貘媽媽的懷孕期約為13個月,每胎僅生一隻幼貘。新生的馬來貘寶寶體重約6.8公斤,身上布滿白色的斑點與條紋,看起來就像一顆會移動的小西瓜。這些花紋會在牠們成長的第一年逐漸消失,最後轉變為黑白分明的成體模樣。小馬來貘通常會在媽媽身邊待3至6個月,學習如何獨立生活。

在許多東南亞文化中,馬來貘被視為具有預言與治癒能力的神獸。在馬來西亞,人們稱牠為「Tapir」,相信牠能吞噬惡夢,保護人們安睡無憂。日本也有受到中國文化影響而產生的「食夢貘」傳說,據說這種神獸會以長鼻吸走人類的惡夢。儘管這些傳說未必真實,卻凸顯了馬來貘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除了生態與文化價值,馬來貘在經濟層面也受到關注。由於牠們的皮毛柔軟又耐用,在部分地區被用於製作高價皮革製品。然而,也因此導致牠們遭到過度獵捕,加上棲息地不斷縮減,馬來貘目前已被列為瀕危物種。

從了解馬來貘開始,我們能進一步關心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唯有共同努力守護熱帶雨林,這些神祕又可愛的動物才能繼續在自然中優游生活,扮演生態系中的守護者。

27 06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