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莫內《睡蓮》來台 富邦美術館重磅展印象派軌跡

「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展出由莫內《睡蓮》領銜的52件珍藏。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由富邦美術館與美國伍斯特美術館(Worcester Art Museum)攜手呈現的「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明(11)日重磅登場,展覽匯聚38位美、法、德、荷、比利時及瑞典等國藝術家作品,展出由莫內《睡蓮》領銜的52件珍藏,完整勾勒印象派從巴黎走向世界的軌跡。展期至9月29日。

伍斯特美術館館長Matthias Waschek表示,這次展覽主要是帶領觀眾探索印象派的起源、發展與擴散,包括美國、亞洲藝術家如何赴法學習「印象派語言」後,再把印象派定義再擴大,回國發揚光大,「這種跨越海洋的藝術交流,充分展現在這次展覽當中。」

策展人Claire Whitner指出,這次展覽中台灣觀眾除了可以欣賞到法國克勞德‧莫內《睡蓮》真跡外,也可看到美國印象派享有盛名畫家查爾‧哈薩姆的作品。

其中《睡蓮》為莫內晚年於吉維尼花園中創作的代表系列之一,透過水面與光影描繪出靜謐氛圍,將印象派風景推向近乎抽象的境界,作品於1910年由莫內畫廊出售,被伍斯特美術館所購藏,是該系列首度被美術館典藏的畫作。

查爾德‧哈薩姆則是於1886年前往巴黎進修,深受印象派啟發,逐漸形成個人風格。他的作品《在法式庭園中採花》是描繪友人巴黎郊外宅邸的花園,奔放筆觸、鮮明色彩及不對稱構圖,體現法國現代藝術對他的創作影響。

查爾德‧哈薩姆作品《在法式庭園中採花》。圖/記者曹麗蕙

此外,在展覽中也可一窺美國藝術家所見證的美國西部拓荒歷史,如德威特‧帕夏爾的《隱士溪峽谷》即是將印象派語言轉換到描繪大峽谷乾燥織熱的景象。畫作中可見他以快速筆觸和柔和的粉色、黃色與藍紫色陰影,生動描繪谷岩壁上光影的變化,展現這片壯麗奇觀的宏偉與夢幻氛圍。

德威特‧帕夏爾作品《隱士溪峽谷》。圖/記者曹麗蕙

11 06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