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談藝論道】王維畫雪中芭蕉

文與圖/蔡宗霖

王維,字摩詰,人稱摩詰居士,有「詩佛」之稱。進士及第,曾被貶濟州,後得宰相張九齡賞識,擢升為右拾遺、左右補闕,成為宮廷詩人。安史之亂中為叛軍所俘,被迫接受職署,獲救後原本身負叛國之罪,得唐肅宗赦免,僅降階為太子中允,後累遷中書舍人、尚書右丞。

王維的重要貢獻,在於提升絕句地位及對仗句的藝術特色,受譽為「天下文宗」。作畫時,常把寫詩之法融入畫中,以表意抒情為主,重視自我體會與特殊意境之烘托與塑造。例如,把不同季節的花卉繪於一圖中,因而遭到藝術史家的非議,認為北方寒地才會降下大雪,芭蕉則是南方的熱帶植物,「一棵芭蕉如何能在大雪裡不死呢?」

王維的〈袁安臥雪圖〉原作已失傳,唯北宋後期仍有仿作,為歷代文人畫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而最早提到這一畫作的,則是沈括《夢溪筆談》。

沈括認為,書畫的妙處不受客觀物象之限制,只可以心領神會。普通人常以造型、構圖和色彩等有形因素來評價繪畫,但如果遇見違反視覺和生活常理的作品,原有的品評標準就說不通了。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袁安臥雪圖〉裡的「雪中芭蕉」,另一則是王維畫花時,會將不同季節的「桃杏芙蓉蓮花」放在同一個畫面裡。

〈袁安臥雪圖〉是一幀歷史人物故事畫,「雪中芭蕉」只是其中景致之一。而要討論「雪蕉」,亦需了解袁安臥雪的故事背景。

《後漢書》記載,東漢時期洛陽大雪成災,家家戶戶須掃去門口的積雪,才得以出門謀食。洛陽令巡視災情時,來到袁安家門口,見大雪封門,以為袁安已經凍死了,就命人除雪入戶。入內後,見袁安凍僵在床上,洛陽令問他為何不出門乞食?袁安說,大雪天人人又餓又凍,我不應該去打擾別人。洛陽令嘉許他的品德,舉為孝廉。

袁安臥雪,是因關心他人而忍自身僵冷,而關心他人,即為「熱心」。畫家是為了表現出袁安大公無私、守正不阿的堅持,讓觀者透過有限的畫面感悟其精神。

作者仿畫拙趣版〈袁安臥雪圖〉。

王維被後代評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尊崇為水墨畫始祖及山水畫宗師,也開創了中國超現實文人畫的首宗討論,是欣賞中國藝術史不可錯過的傑作。欣賞王維的畫作,就像在閱讀人物故事,畫中有戲劇性的內心表現,蘇東坡亦曾論以「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王維利用獨特的繪畫精神,來暗示故事的神髓,使繪畫超越表面形式,傳達畫外之意。我也仿畫一幅〈袁安臥雪圖〉,以拙趣的方式表現袁安的故事與王維文人畫作的精神。

25 03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