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新詩大解密】艾青〈煤的對話〉

 

文/涼兒

圖/沛蓁

你住在哪裡?

我住在萬年的深山裡

我住在萬年的岩石裡

你的年紀——

我的年紀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從什麼時候沉默的?

從恐龍統治了森林的年代

從地殼第一次震動的年代

你已死在過深的怨憤裡了麼?

死?不,不,我還活著——

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

台灣煤礦的歷史悠久,從1876年在基隆八斗子的第一個官礦,到2000年左右關閉了最後一個煤礦,總共有100多年的時間。現在,我們可以在「新平溪煤礦博物館」看到當年留下來的物品。談到煤礦,我們當然也要趁此機會來讀一讀相關的作品,今天我們要讀——艾青〈煤的對話〉。

〈煤的對話〉這首詩很有趣,詩人使用了「對話問答」的方式,用一問一答增添了作品的特殊性。第1句「你住在哪裡?」以問答方式進行,下兩句回應「我住在萬年的深山裡╱我住在萬年的岩石裡」居住在深山、岩石這樣偏僻荒涼的地方,而且詩人重複「萬年」兩次,代表它的年紀比岩石還有深山還要大,這正好可以呼應第3句至第5句「你的年紀——╱我的年紀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前6句以一問一答巧妙的回應,到了第7句筆鋒一轉「你從什麼時候沉默的?」再從「從恐龍統治了森林的年代╱從地殼第一次震動的年代」可以得知自恐龍時代及地殼變動時期就沉默不語,沉默不語可以說是無聲的控訴與內心的埋怨。詩人將「煤」擬人化,沉默中帶有一絲的埋怨及無聲的怨尤,使人感到煤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存在。

第10句「你已死在過深的怨憤裡了麼?」沉默不語的煤不對外抒發自己的怒氣,這樣是不是如同死亡?煤堅定的回答「死?不,不,我還活著——╱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詩人將媒昇華成象徵層次,需要用火點燃煤礦,沉默的煤一旦被火點燃,熊熊烈火勢必竄升,內心的不滿化作「嗶嗶啵啵」的聲音,猶如本來沉默不語的群眾壓抑著不滿的情緒,突如其來被點燃內心的怒火,火勢猛烈竄升,喧囂的言語烈焰如火,這股旺盛的生命力不容小覷。

讀完這首〈煤的對話〉後,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原來一問一答也能寫成一首詩呢!下一次當你走進博物館時,不妨也好好感受一下舊時文物所帶給你的感動,也許你也能像詩人艾青一樣,寫出同樣風味的作品呢!

 

20 03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