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古往今來】有種自矜叫「自謙」

文/齊夫

 

圖/Pixabay

自矜,也叫自誇、自負、自得,如果赤裸裸地表達出來,一覽無餘地掛在嘴邊,會顯得淺薄、俗氣,容易為人輕視。那就不妨換一種方式:貌似謙恭,實則自矜;貌似低調,實則自負;貌似自抑,實則自得。古往今來,許多有心眼的聰明人都長於此道。

我沒啥學問。清華國學4大導師之一的梁啟超,上課第一句話先自謙:「兄弟我是沒啥學問的。」然後,稍微頓了頓,等大家的議論聲小了點,眼睛往天花板上看著,又悠悠地補充:「兄弟我還是有些學問的。」頭一句謙虛得很誇張,後一句又極度自負。

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劉文典,是研究《莊子》的著名專家,學問大,脾氣也大。他上課的第一句話是:「《莊子》,我是不懂的嘍,也沒有人懂。」其自負由此可見一斑。

我沒啥志向。劉秀和兄弟們一起侃大山,各言其志,他自謙說:我沒多大志向,「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做官呢,想當個皇宮門前的衛兵,挺神氣的;娶妻嘛,要娶縣裡的小美女陰麗華。可一不留神,他做了東漢開國皇帝,給他站崗放哨的執金吾站成長排,陰麗華也順理成章做了他的皇后。

錢鍾書曾對妻子楊絳說:「我志氣不大,但願竭畢生精力,做做學問。」沒想到做學問做成了國學大師、「文化崑崙」,不但著作等身、名揚中外,且傲睨天下。在他眼裡,「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張愛玲「大節有虧」,沈從文「非正途出身」,一向「不喜王國維的著作」,認為魯迅只适合寫短篇小說……

我沒啥本事。劉邦奪得天下後,曾在朝堂上說:我沒啥本事,但我會任用有本事的人。蕭何、韓信、張良,「三者皆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華為老總任正非也曾說過:我沒啥本事,既不懂技術,也不懂財務,就是提著一桶漿糊,把一群有本事的人黏在一起。

因而,若聽到一個頭頭說「我沒啥本事」時,千萬不可小看他,因為往往還有一句「但我會用有本事的人」在後邊等著你。而敢說後面一句話的人,其能耐就不會小,事業自然也不會差。

我沒啥關係。一個人若很謙虛地說「我沒啥關係,也不認識幾個人」,你可要注意了,這只是個開頭語,下邊才是關鍵。就像《三國演義》裡,劉備一見人就自謙是織席販履之輩,簡直低到塵埃了;可第二句就立刻讓人肅然起敬,原來他是中山靖王之後,正宗的龍子龍孫啊!

還有電影《滿江紅》裡,表面上唯唯諾諾的武副總管,卻不經意顯露出自己是武貴妃的侄子,還拿出金牌亮了亮,意思是:別看我像個無能草包,其實後台硬著呢,是不折不扣的皇親國戚。

我沒啥錢。幾乎所有的有錢人都會說這句話,可能是出於低調,不願露富,害怕槍打出頭鳥,出頭椽子先朽爛;也可能是怕人借錢,就先堵上你的嘴。但有時還是忍不住要小小地炫一下富:我沒啥錢,但幾個億還是拿得出來的;我沒啥錢,「小目標可先定一個億」;我沒啥錢,後世子孫三五輩子還是夠花的。讓你羨慕嫉妒恨得牙根痛。

有種自矜就叫自謙,先抑後揚,假抑真揚,用不好有做作之嫌,用得好或可叫「語言藝術」。

26 02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