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一圜復始—鈔幣特展」 貨幣、鈔票 史博館「蛇麼都有」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攜手中央銀行即日起共推「一圜復始-鈔幣特展」,匯集雙方精華藏品,結合「生肖紀年的習俗」與「綿延的歷史傳承」兩條展示軸線,配合農曆蛇年喜慶氣氛,呈現具重要歷史意義的鈔幣,及生肖主題相關擁有吉祥寓意的套幣與繪畫,觀眾能藉機體會隱含在鈔幣背後的文化意涵、工藝美感與歷史傳承。特展展期至4月6日。

史博館表示,蛇年新春前開展,邀請民眾來貨幣、鈔票「蛇麼都有」的史博館走春,匯聚財源滾滾的福氣。

史博館說明,鈔幣不僅是大眾日常交易的重要媒介,在歷史研究上也擔任極重要的角色,承載著鈔票印製與錢幣鑄造當時,人們對自身歷史、文化、經濟、政治甚至是美感的觀點。而史博館擁有豐富的通貨收藏,包括自先秦到現代的各式銅、銀幣、銀兩等,而中央銀行及所屬中央印製廠、中央造幣廠等,不但承擔印鑄國幣的重要使命,也收藏自民國以來的鈔幣及其製作流程的豐富史料。

史博館「一圜復始—鈔幣特展」展出民國38年金圓券伍拾萬。圖/史博館提供

 

史博館說明,我國發行的金屬幣,均為圓形,究其起源,最早是由戰國時代的秦國開始使用「圜錢」,而傳統錢幣中有方孔,亦有對應「天圓地方」的意義,故「圜」字於歷史與金融上,均有重大意義。

而自宋朝開始常規鑄造「年號錢」,讓錢幣帶有時間的印記,民國時期雖然已不再有帝王紀年,但年號的概念仍以「民國OO年」的形式保留下來,同時民間使用了數千年的干支紀年,也簡化成更親切的符號:每十二年一輪的生肖,而採用當值生肖發行紀念套幣,也是中央銀行開春的重要業務。

史博館也公告春節營運時間與特別活動,除夕、初一及每周一休館,連假1月30日至2月2日(初二至初五)推出「蛇來運轉、財聚福臨—新春好印到」活動,購票入館即可獲得以應景金蛇造型設計套印圖樣的精緻卡片,逛展並親手壓印專屬個人的迎春小卡,完成後至服務台可領取限量福袋共1,000套,擁有特屬的吉祥祝福。更歡迎小朋友免費到B1兒童創意共學空間動動巧手,剪出立體「春」字,新的一年「剪」起福氣更能「剪」出創意,大人小孩都歡喜。

史博館「一圜復始—鈔幣特展」展出民國38年金圓券伍拾萬。圖/史博館提供
24 01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