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英工業發源地 再現中世紀風采

鐵橋谷博物館園區內工作人員細心打扮與遊客互動,生動還原19世紀日常生活情景。圖/取自FB@The Ironbridge Gorge Museum Trust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座座英倫鄉村風格的房屋依山而建,周圍植被茂密,放眼望去一片綠色,這幅田園風光看似沒有重工業和鐵礦開採遺留的痕跡,如果不是那座橫跨塞文河畔的紅色鐵橋,以及零星映入眼簾的巨大煉鋼爐舊址,很難讓人相信「鐵橋谷」曾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鐵橋谷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工業遺產之一,18世紀初,亞伯拉罕.達比一世(Abraham Darby I)在鐵橋谷成功用焦炭代替木炭冶煉生鐵,大幅降低成本,為工業革命奠定技術基礎。1779年,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鐵製成的橋梁──鐵橋(Iron Bridge)在這裡建成,這座鐵橋不僅成為工業革命的象徵,還成為塞文河流域重要的交通樞紐;到19世紀中葉時,鐵橋谷已成為英國當時的工業中心。

鐵橋谷為英國工業革命發源地。圖為鐵橋谷著名鐵橋,是世界上第1座完全由鐵製成的橋梁。圖/取自Ironbridge Gorge Museum官網

保護工業遺產  英國首批世遺

然而,由於長期過度開採,鐵橋谷資源逐漸枯竭,鐵路的出現也培育出新的工業中心,鐵橋谷陷入蕭條。隨著保護工業遺產意識的興起,學者和公眾開始逐漸關注包括鐵橋在內的周邊工業遺產,鐵橋谷也迎來了「新生」。

1968年,鐵橋谷博物館信託基金成立,致力於保護和管理該地區的工業遺產。1986年,鐵橋谷成為英國首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以及首個以工業遺產為主題的文化遺產。

鐵橋谷博物館群基於舊鋼爐、倉庫等,由10座主題各異的博物館組成,包括1973年建成的布利斯茨希爾維多利亞小鎮、傑克菲爾德瓷磚博物館和科爾布魯克代爾鋼鐵博物館等,每年吸引超過50萬遊客前來。

其中,布利斯茨希爾維多利亞小鎮作為鐵橋谷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每年吸引超10萬遊客。

體驗中世紀  每年吸50萬遊客

鐵橋谷博物館信託基金會現任首席執行官尼克.羅爾斯(Nick Rawls)表示,遺產保護是鐵橋谷的核心任務。「遺產保護不僅是維護歷史建築,更需要賦予它們生命力,讓人們透過這些建築,感受到歷史的重要性。」在鐵橋谷博物館群運營過程中,社區義工發揮了重要作用。

「義工是博物館的支柱,為博物館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羅爾斯說。鐵橋谷博物館群不僅是展示工業革命歷史的場所,更是當地社區文化的重要載體,而這種文化的延續離不開社區義工的積極參與。

在小鎮中,義工不僅協助布置展品、講述維多利亞時代的故事,也會穿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服裝與人們互動,生動再現19世紀的日常生活情景。小鎮負責遊客體驗的副經理班.瓊斯(Ben Jones)說,這種沉浸式遊玩體驗無疑讓遊客更加貼近歷史,也提高了他們對文化遺產的興趣。

鐵橋谷博物館園區內依然保留中世紀風格。圖為園區內19世紀印刷廠。 圖/取自FB@The Ironbridge Gorge Museum Trust

24 01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