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歷史點滴】空飄傳單:台海兩岸的心理戰(上)

大陸空飄傳單,宣傳其鐵路及港口建設。圖/許峰源

台灣空飄傳單,藉投奔自由的飛行員干擾對岸民心。圖/許峰源

大陸空飄傳單,宣傳其鐵路及港口建設。圖/許峰源

文/許峰源

一九四九年底中華民國撤退至台灣後,兩岸陷入長期隔海對峙的情境。中華民國以反共抗俄為基本國策,希望一舉反攻大陸;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共)則是企求解放台灣,完成所謂的統一大業。雙方你來我往,除了在戰場上激烈交鋒外,同時也製作大量的宣傳單,企圖瓦解對方軍民心志,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綜觀兩岸前後維持三十多年的心理戰攻勢,有透過海漂、空飄與砲彈傳送宣傳單,其中又以空飄傳單的規模和數量最龐大。這些當年被列為特別管制品的空飄傳單,近距離觀察紙質、印刷和採用的文字,不難發現,早期傳單的文字多是以簡單色調為主,有時候附上知名領袖人物或國旗圖樣,有時候文字會佐以簡單的繪圖,用以強化宣導意象。

之後隨著印刷技術日新月異,印刷器具日益新穎、進步,傳單使用的色彩也愈來愈多元,還會將兩岸名勝古蹟與重大建設置入其中。因為傳單印刷精美,色彩豔麗動人,便容易吸引民眾注意進而撿拾,讓他們認識到彼岸的進步,希望能夠吸引民眾前來歸降。

兩岸空飄傳單使用的字體,也隨著社會進展而有所變化。中華民國官方採繁體中文字為國字,因此早期台灣發送的空飄傳單多採用繁體字書寫,中共投擲的空飄傳單則為簡體中文字。隨著時代賡續發展,兩岸傳單開始採用對方的字體,台灣印製的傳單轉變為簡體字,中共則以繁體字印刷傳單,以便讓撿拾的民眾能夠快速閱讀,達到宣傳目的。到了晚期,兩岸空飄傳單的文字使用已沒有固定模式,有時是繁體字,有時也有簡體字。

空飄傳單的內容時十分多元,並可分為宣傳、情感誘導、恐嚇與威攝、詭詐與欺騙四項手法。

首先,「宣傳」是心理戰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透過傳單陳述事物和具體事實,爭取對方認同,達到轉化心理思惟與行為之目的。戰爭狀態下,傳單的宣傳作用在於使敵方軍隊、民眾產生疑慮,衍生恐慌心理而退卻,希望能讓對方因此棄械歸降。

以聞名的八二三砲戰為例,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共軍在短時間內向金門投擲五萬多顆砲彈,掀起台海危機。不僅封鎖金門周邊海域,還向台灣發動心戰攻勢,強調福建前線砲兵準確破壞金門,海空軍全力打擊國軍,企圖瓦解我反抗意識。而國軍在恢復戰鬥力後立刻反擊,發送的傳單裡也直接點出金門發現很多共軍發射的未爆彈,證實其戰力有限;並聲明即將轟炸福建的砲台,提醒共軍砲兵弟兄儘快尋求掩蔽,甚至鼓勵他們起義投誠以爭取優渥的獎勵。

砲戰期間,兩岸海軍艦艇和空軍機群加入戰鬥行列,緊張氛圍持續升溫,因此凡是贏得勝利的戰事,必定在傳單上大力宣傳。例如,在我國設計的傳單裡宣傳軍刀戰鬥機擊潰中共米格機,展現空軍堅韌實力;或是,海軍艦艇擊沉共軍魚雷快艇後救援落海共軍,勸其儘快棄械投降,投奔自由。

至十月初,共軍放棄封鎖金門,改採單打雙不打戰術,減緩砲火攻擊。只不過兩岸心理戰持續升溫,向對方發送大量空飄傳單,爭取彼岸海空軍官兵駕駛船艦、飛機來歸。

27 11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