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雲林.林內 八色鳥與蝶共舞 螺溪搶水種米穀

菩提法洲寺後方的布達拉宮壁畫。圖/菩提法洲寺提供

雲林農田水利環境教育園區內的「八角形分水工」。圖/雲林縣文觀處提供

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外展示昔日農家生活樣貌。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八色鳥。圖/pexels

通往林內公園的步道,兩旁花木扶疏。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林內搶水節,民眾扛著「籠仔笱」在水田中賽跑。圖/林內教芋部提供

紫斑蝶。圖/林內鄉公所提供

林內公園內的日本神社鳥居。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林內庄,剌仔林,勾褲底;青竹絲,睏樹尾……」這是林內鄉一首地方念歌謠,描述當地早年雜木叢生、荊棘遍地景象。林內是八色鳥的故鄉,也是台灣紫斑蝶遷徙必經的鄉鎮,每年春天,高速公路為此「封路讓蝶」,成為國際生態佳話。

林內鄉位於雲林縣東北角,清康熙58年(1719年)墾首鄭萃徘(1694-1776)自福建省漳浦縣般陀鄉率墾民來台,擇定林內開墾;清乾隆年間發生林爽文事變,鄭萃徘奮勇參軍,屢建大功,獲皇帝欽賜藍頂花翎,記載軍功奉政大夫,晚年再受敕贈奉直大夫顯考太學生。

封閉國道  保護自然舞姬

近年來,林內鄉因台灣紫斑蝶而聞名。原因是台灣紫斑蝶與北美帝王蝶,是全世界「唯二」會像候鳥一樣遷徙的蝴蝶,台灣紫斑蝶屬於特有亞種,每年春天從南台灣往北飛,大約清明節前後聚集在林內鄉,因此當地人又稱牠們為「清明蝶」。

當紫斑蝶飛到林內時,會先聚集在坪頂山區,再配合氣流自坪頂山往下飛,穿越國道3號。為了保護這些大自然的嬌客,國道高速公路局除了架設護網,引導紫斑蝶飛越外,當每分鐘達250隻以上時,就啟動「國道讓蝶道」保育計畫,封閉北上外側車道,讓紫斑蝶順利飛越。

保育鳥類  八色鳥的故鄉

八色鳥是瀕危的候鳥,屬於八色鶇科,被《亞洲鳥類保育紅皮書》歸類為瀕臨絕種的候鳥,也是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的珍貴稀有野生動物。每年夏天,八色鳥會飛抵林內鄉繁殖,秋天再飛離台灣,因此林內鄉被稱為「八色鳥的故鄉」。

林內鄉湖本村及龍過脈森林步道,是八色鳥在台灣出現最多的地點,牠獨特的叫聲,類似閩南語「撿篕仔」,因此村民為牠取了個「撿篕仔」的俗稱,湖本村也因此成為一個教育、觀光與休閒的環保生態村。

龍過脈森林步道,據說是因山脈稜線狀似一條龍的背脊,遠望濁水溪與清水溪交會處,好像是龍汲水,因此叫「龍過脈」。登上龍脊,稜線上視野極佳,春天時可以遇見美麗的紫斑蝶群;夏天時,如果夠幸運,還可以遇見珍貴的八色鳥。

日本神社  林內公園綠境

林內公園位於鄉公所對面,早期是「林內神社」所在,目前仍保有三座鳥居、六座石製隱燈亭,是台灣保存較完整的日本神社遺蹟之一。拾級而上,階梯頂端是一座兩進式的廟宇,正殿是濟公廟,後殿是孔子廟,據說孔廟就是昔日神社主體位置。

浪漫水圳  八卦池分水工

濁水溪古名「螺溪」,是雲林主要灌溉水源,位於濁水溪南岸林中村的「林內分水工」,又稱「林內八卦池」,為全台首座、亞洲首創的八角形分水工,水源自集集攔河堰進水後,沿嘉南大圳濁幹線導水路,在「八卦池」進行分水,以供應下游農田灌溉、水力發電、工業用水等不同用途。

八卦池旁的「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是國內首座以「水利」為主題的文物陳列館,內有「嘉南大圳之父」日籍技師八田與一展示室、《大禹治水圖》及事蹟、早期水利文獻、工程儀器、農耕器具、模型及照片等。館外沿著水圳種植落羽松,秋冬時節轉紅,十分浪漫。

藏傳寺院  白馬山菩提寺

位於湖本村的菩提法洲寺,又名白馬山菩提寺,是全台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融和中國、印度、西藏佛教寺院風格,2002年達賴喇嘛曾親臨弘法。講堂後方牆壁懸掛高18公尺、寬16公尺的巨幅西藏布達拉宮瓷磚壁畫,氣勢雄偉。

搶水競賽  扛籠仔笱賽跑

濁水溪是台灣的母親河,也是林內鄉最佳的灌溉水源,先民為了要引溪水灌溉,早期用竹子編成一種圓錐狀的竹器,裡面放石頭,稱為「籠仔笱」,農民將「籠仔笱」放入溪中,堆疊成壩,旱季的時候可以引水灌溉,雨季時可以防洪。

由於濁水溪帶來的肥沃黑土,富含有機質與礦物質,適合種植水芋,因此林內鄉的芋頭非常有名。位於烏塗村的「林內教芋部」,為了感念先人取水的辛苦,發展出「林內搶水節」活動,由參賽者扛著「籠仔笱」在水田中賽跑,成為地方特色活動。

02 07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