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亞運馬術銅牌 樂當馬場農婦

張玉潔從最基層的餵馬開始學習,每天要餵食7、8次,還需針對每匹馬的情況給予不同營養配方糧草。圖/中央社

張玉潔是中華馬術隊的資深成員,圖為她參加2014年仁川亞運的英姿。圖/新華社

2014年仁川亞運,葉繡華(左起)、張玉潔、郭力瑜和王克文,為中華隊摘下首面馬場馬術團體賽銅牌。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張玉潔是中華馬術隊的資深成員,2014年在仁川亞運為中華拿下史上第1面馬場馬術團體賽銅牌,10年來,也經常代表中華隊參賽,還是多名國手的教練;如今,愛馬成痴的她在比利時鄉下經營馬場,她的初衷是:「因為真的很愛馬,我覺得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帶來這麼大的快樂。」

從台灣大學畢業後,「馬術女王」張玉潔接著前往英國牛津大學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她的同學不是當教授,就是在上市公司當主管,但她卻不願走上別人眼中的大好前程,而是開創自己的人生道路──經營馬場。

對張玉潔來說,騎馬很像「排毒」,在馬背上必須百分之百專注,不可能去想人際關係、生活煩惱,否則稍有不慎,就會出意外。

立場轉換難度高  謹記護馬初衷

「騎馬當下全世界只有你跟你的馬,其他事物完全不存在」,張玉潔分享,騎完馬後身體可能痠痛,但心靈卻得到淨化、放鬆,參賽時也是,不會注意旁人,只會專注在與馬之間的互動、讀懂彼此的肢體語言 ,「是一種很微妙的聯繫」。

但享受騎馬,甚至加入牛津馬術校隊、成為國手,對她來說還不夠嗎?張玉潔表示,人生很短嘛!想試看看能不能百分之百的去做這件事情。這個起心動念,她決定不再只是有空時去騎馬,當休閒活動,而是「以馬維生」。

不過,把興趣變成職業,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一關是立場轉換,從消費者變成經營者,張玉潔說,「當你是消費者的時候,其實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隔了一層濾鏡」,尤其參加比賽為產業帶來經濟效益,讓她感覺每個人都很友善、都在誇讚她,「現在要去跟大家競爭,其實有一個很大的轉換」。

張玉潔選擇以競技運動做為事業出發點,調教賽馬、指導騎士、交易馬匹等,都是收入來源。她坦言,一路走來是從「做中學、錯中學」,例如馬的健康狀況有書可參考,但實際碰到才是真學習,得從眼睛、鼻子判斷是否發炎,她指出,經驗的取得很難有捷徑,「就是用生命、時間、知識、錯誤跟風險換來的」。

張玉潔分享,最困難的部分是,要時時記得初衷,經營講求效率,例如把一匹新馬調教到可以開始產生回報,就牽涉到照顧馬的各種開銷及時間成本,無法像追求嗜好那般不顧一切投入,「雖然你需要靠牠們吃飯,但是不能忘記你對牠們照顧、愛護的初衷」。

學荷語建立信用  慢慢融入市場

她笑說,這些年其實是馬在教導她,因為對待馬也要適才適性,把不適合競技的馬訓練到去比賽,會是互相折磨、浪費時間。

荷蘭與比利時有龐大的馬匹產業,一個亞洲女子,如何進軍歐陸的馬產業鏈?張玉潔說,剛開始難免遭到異樣眼光,但她拿出誠意,包括學習荷蘭語、帳單立即付清等,建立信用、名聲,慢慢打進圈內。

照顧馬匹需要全年無休的投入,每天餵食7、8次,時常得推著一車牧草的張玉潔笑說:「我其實是在做農業。」此外,還得關心天候變化、馬群間的互動,連跨年煙火可能驚嚇馬匹也要預做防範;十幾年下來,張玉潔仍不覺得已進入舒適圈,「人生不要太舒適是不是比較好,這樣會保持很fit(結實), 然後有drive(動力)」。

12 04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