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研發雙凸水晶體 林逸民造福視障

林逸民(前排左3)日前獲頒個人醫療奉獻獎,並與親友團合影。圖╱曾原信圖/胡經周

林逸民僅花了3個月,就製作出雙凸人工水晶體,並以他的姓氏命名,後來的水晶體都是以此為基礎改良設計。圖/胡經周

林逸民(左)與病患的關係就如老友般熟悉。圖/胡經周

文/陳雨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第1位眼科醫師林逸民,赴美留學,不僅留學第1年就獲得美國外科學院院士以及美國眼科學院院士的認證,還在6年後成為「發明家」,研發後囊植入人工水晶體,並以他的姓氏命名為「林氏雙凸人工水晶體」。

現年81歲、行醫55年的林逸民,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從美國返台,承接岳父的五福眼科診所,至今已35年,現在仍每天在診間忙進忙出,照顧一雙又一雙眼睛,日前獲頒今年個人醫療奉獻獎。

林逸民個子不高,聲音宏亮。赴診所就醫的患者都是老病人,遠遠看見這位「老師父」,人還沒踏進診間,就像跟熟朋友似的嚷嚷「我的眼睛好像破洞了」,林逸民也像是隔壁鄰居般地回應「眼睛沒這麼容易破洞啦」。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過程中,林逸民已熟練地操作完眼科儀器,一 一把患者最擔心的病況解釋清楚。

林逸民說,以前宜蘭只有兩位眼科醫師,一位在聖母醫院,一位就是他。

1986年,他因為岳父陳五福檢查出肝臟疾病,決定從美國返台,接下岳父的五福眼科診所。當時眼科醫師在宜蘭每天要看200~300位患者,在那個沒有健保的年代,7成患者繳不出醫藥費,林逸民也都治病優先。直到現在,診所仍常替付不出醫藥費的民眾開刀、治療。

林逸民從小就跟眼科很有淵源,叔叔是眼科醫師,親戚也有幾位是眼科醫師,後來娶妻,岳父又是眼科醫師。回想當年,醫科的五官科沒有人選,尤其眼科,整個中國附醫只有他一個人選。

林逸民自嘲選擇眼科是因為眼科是唯一一個「可以坐著開刀」的科別,其實他從小對於眼睛就有莫大的好奇:為什麼眼睛被稱為靈魂之窗?為什麼眼睛是圓的?最記得赴美留學的第1年,他拿這個思索很久的問題「考」面試教授,教授僅回他「老天爺給的」。

他後來知道,眼睛非圓形不可,圓形才有辦法有軸心,光才得以反射映出影像。當時還因為這段問答,有位教授請他一定要去當他的研究生。

引發學界探討  白內障與紫外線關係

美國留學路上,他展現對眼睛的無止盡好奇。某天他坐在校園內的樹下準備午餐,光線照射在身上,他感覺極為刺眼,突然想到「白內障與紫外線的關係」。林逸民說,他的這項發現,讓學界開始討論白內障與紫外線的關係。

離開校園後,他在美國執業,每天都要替白內障患者開刀,可是植入的水晶體常沾黏,得二次開刀。他找出原因:原來當時的水晶體是單凸面,人體最初的水晶體卻是雙凸面。林逸民認為所有器官都是原始的最好,基於這個信念,他與當地的醫材公司合作,研發製作出雙凸人工水晶體,並以他的姓氏命名,後來的水晶體都是以此為基礎改良設計的。

在五福診所的35年,林逸民創造出許多奇蹟,譬如他檢測出近視度數達到3900度的案例。這位不到10歲的男童,被爸爸帶來,爸爸說兒子是自閉兒,來回檢查多次,男童都不發一語,直到他請爸爸迴避,男童才開始說話。

幫男童驗出高度近視  撕下自閉標籤

林逸民檢查男童眼球,懷疑他有高度近視。然而當時的儀器僅能檢測到2000度,男童仍說看不見。林逸民嘗試再加上鏡片,加到3200度時,男童才說:「醫師,我看到你的眼球了。」一路加到3900度,男童總算說他「看到了」。

經由林逸民耐心抽絲剝繭,終於搞清楚,男童根本沒有自閉症,而是看不到沒辦法回應周邊的訊息,意外解開一道謎題。

林逸民把高超的眼科技術帶到宜蘭,也發揚善心,接下岳父設立的慕光盲人重建中心。他認為盲人不該因為視力而斷送與社會連結的能力,現在仍有20多名學生在中心內學習一技之長。

林逸民說,人生這條路最感恩的是能將自身所愛付出給更多人。未來的日子,他關心眼睛也關心台灣,會盡一己之力到最後一刻。

13 12 2023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