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文化印象】忠勤傳家:五溝水客家聚落(上)

劉氏宗祠前一彎玉帶水。圖/姜霞

劉氏宗祠門樓牆壁上方壁畫。圖/姜霞

宗祠旁的劉氏洋樓。圖/姜霞

文/姜霞

在屏東縣萬巒鄉客家村落中的「五溝水」,是一個保存完整的傳統客家聚落。客家人在大武山麓下開墾出大片良田,兩條灌溉圳道交錯其間,走在五溝水聚落靜謐蜿蜒的巷弄間,瀏覽古厝上的斑剝痕跡,巡訪著歷史的印記,充滿思古閒情。

俗稱「五溝水」的五溝村,有多戶具百年以上歷史的「夥房」民宅。居民幾乎都是客家人,且大部分都姓「劉」。其最大特色,是沒有代表原移出地區的地方神廟,而以土地公(伯公)廟及宗祠作為信仰中心。

客家人的夥房建築,是揉合早期通風的「穿鑿屋」住宅與冬暖夏涼的「土磚屋」優點,並採用現代材料興建而成。以正中央祖堂為中心,再往兩側延伸建屋,從最簡單的一條龍、雙堂屋、三合院、四合院,到複雜的雙堂六橫圍屋式都有。正廳前則為寬廣的庭院,比較有錢的人家,往往會在庭院前挖一口池塘。

五溝水聚落的先民,多為廣東省嘉慶州之客家移民,輾轉遷徒來台。現有居民均屬客家族群,以劉姓居多,其次為鍾、吳、李、宋、黃等姓氏。村落中,尊帝堯、劉邦、劉備為先祖的劉氏宗祠,占地約二‧五公頃,是萬巒鄉最早興建的三合院,也是全台規模最大的宗祠。

劉氏宗祠是一棟「二堂四橫圍屋式」的合院建築,由愛塘派下應珯公、應瑞公及廣玉公聯合北塘派下振新公等,以奇川公及積書公為名,於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十一月興工。後因日本犯台,以致宗祠整整經過四十五年,直到明治四十一年(一九○八)才完全建成,奉祖陞座。復於民國十年(一九二一)整修,並增建前庭小型廣場、兩側各一座鴛鴦涼亭及四周圍牆。

劉氏宗祠最初只有左右兩橫屋,重修時才加上左右「然藜閣」與「重光樓」兩門樓外橫屋,以及花園的巴洛克裝飾圍牆,無論材料、構造、尺寸與美學上,都與原先不同,外橫屋還建成當時最時髦的大正樣式洋樓,由此亦可看出當時劉家之財力。

劉氏祖先劉鰲及其大小兒子皆考上貢生,故以燕尾造型顯赫其家勢。前面門樓的燕尾線條優雅翹起,脊背則飾以雕花剪黏;正廳的燕尾則因毀於颱風,重修後較為樸拙,脊背部分用鏤空花磚,則是為分散風力,避免強風吹颳損毀。

劉氏祖先自五胡亂華後遷至江南,落腳於彭城(江蘇省銅山縣),堂號即是「彭城堂」。堂號旁的門對為「卯金啟瑞」、「乙火騰輝」,門樓背面懸掛一「大乙重光」門匾,與大廳對聯相輝映。

劉氏宗祠的名聯,是祖堂前的門樓兩側壁畫,其上所題的「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讀書耕田」。劉氏祖先即以此十四字金言玉律,傳承啟示後裔客家人「忠君孝親」、「勤於農耕」的精神。

劉氏宗祠是劉姓族人血緣象徵與精神信仰中心,也相當於一個墾務中心,負責收取公業所放佃的入息。每年春秋兩季會舉行盛大的祭祖儀式,會後宴請族人,每戶皆要派人參加,即使遠在外地者亦要兼程趕回。

極盛時期,據說參與祭祖的族人曾多達數百人。

02 11 2023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