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台東.關山 東部雷公火之役 竹炮智取清朝兵

關山大圳進水口「水利公園」景觀池及涼亭。 圖/台東農田水利會提供

電光部落舊名「雷公火」,部落旁架設竹炮,述說部落禦敵傳奇。 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關山親水公園「迎賓噴泉」。 圖/關山鎮公所提供

關山大圳「五雷鎮水碑」(右)與「泰山石敢當」(左)並立。 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關山平原地區是「關山米」主要產地。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關山天后宮是台東縱谷媽祖信仰中心。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關山農會「米國學校」外觀。圖/關山農會提供

關山親水公園。圖/關山鎮公所提供

台東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作品〈孕育〉。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文/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台東縣有兩個關山:一是以「關山米」聞名的關山鎮;一是台灣百岳「十峻」之一的關山。但海拔3668公尺的關山,並不在關山鎮,而是位於台東縣海端鄉,與高雄市桃源區接壤,是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有「南台首岳」之稱。

關山鎮原名「里壠」,源自阿美族語,指當地「紅蟲」很多之意。日據時期開闢關山警備道,以當地位處警備道東口、大關山之下,因此於昭和12年(1937年)改名「關山」,是中央山脈、海岸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平原鄉鎮之一。

米國學校 友善食農場域

關山鎮位於北回歸線以南,除了丘稜地形之外,大多為稻田,關山大圳是東部第二大水圳,僅次於卑南大圳,灌溉水源取自中央山脈,所生產的「關山米」品質極佳,鎮農會設有「米國學校」,內有水稻文物館、米雕教室等友善食農場域。

關山大圳 鎮水埤石敢當

關山鎮有卑南溪流貫,早季時礫石遍布、芒草叢生;雨季時洪水奔騰,宛如蛟龍出谷,因此二戰後仍有廣大的未墾地。關山大圳於1958年竣工後,奠定「關山米」的生產條件。大圳進水口的「水利公園」自1999年開始綠化,假山、涼亭、水池在美麗山川的襯托下,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關山大圳海端二號堤防上,有「五雷鎮水碑」及「泰山石敢當」各一座並排而立,其中「五雷鎮水碑」是因早年新武呂溪連年氾濫,日據時代由鄉民祭山川求靈石,請道長畫五雷「犁頭符」鐫刻在石碑上,豎立於新武呂驛東方溪岸,以求鎮煞制水,稱「五雷鎮水碑」。

1973年10月9日颱風襲境,山洪沖毀關山大圳堤防,田園遭掩埋,村民災後復耕,向豐泉代天府五府千歲乞求符籙,並遠赴鱉溪取觀音石,鐫刻成「泰山石敢當」一座,翌年端午節連同「五雷鎮水碑」遷設至海端二號堤頂上。

部落奇襲 關山知名戰役

電光部落舊名「雷公火」,相傳部落附近有泥火山,夜裡經常出現「怪火」,居民認為「怪火」是閃電引起,由於閩南語將閃電說成雷公,所以用「雷公火」為地名。

1895年,清日簽定《馬關條約》,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後,殘留在台灣的清軍與日軍在東台灣交戰,清軍因補給中斷,在各部落間進行搶奪,引起部落居民憤恨,卑南族遂與阿美族聯手抵抗,翌年5月在雷公火奇襲清軍,是為「雷公火之役」。

當時雷公火青年以竹子及電土製造竹炮,又用火油點燃桂竹筒,清軍以為部落裡有攻擊火力,便向部落發射火炮彈,等到清軍彈藥用盡,雷公火青年即向清軍包抄,擊退清軍。如今,竹炮在豐年祭中被用來做為迎賓的禮炮,也用來作為驚嚇禽鳥的器具。

信徒捐地 媽祖廟建佛殿

關山天后宮是台東縱谷的媽祖信仰中心,清光緒20年(1894年)有一名從台中州前往東部拓墾的信徒,將媽祖神像供奉於民宅後方草房,後因參拜人數日增而建廟,但日據時代執行「寺廟總整理」,強迫毀棄神像,信徒擔心神像被毀,於是改名「關山寺」,並改奉三寶佛祖,祭祀活動只能暗中舉行。

二戰結束後,關山天后宮才恢復原有廟名及供奉神明,並重修媽祖廟。1979年信徒蔡學傳捐獻廟旁一塊土地,廟方利用這塊土地,以及信徒捐助資金,增建三寶佛殿。此外,左殿供奉文武二聖神像,其中孔子神像為雕刻,與一般僅供奉孔子牌位有所不同。

親水公園 環鎮自行車道

關山親水公園占地34公頃,是台灣第一座環保公園,園區內有人工湖、賞鳥屋、觀星台、划船區、戲水池等,並與綿延12公里的關山環鎮自行車道結合,遊客可以騎著單車欣賞野鳥,眺望花東縱谷絕美的田園景觀。

歌詠自然 戶外裝置藝術

台東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是在197縣道設置的戶外裝置藝術展,以印度詩人泰戈爾《漂鳥集》為意象,歌詠自然生命、對人生意義及社會的反思。其中位於電光大橋旁農田中的作品〈孕育〉,詮釋來自中央山脈的水源,在流動過程中滋潤生命,猶如母親哺育孩子,孕育成長。

15 08 2023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