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扎根珊瑚文化 走進校園開課

為了傳承珊瑚文化,賴榮興一九九九年成立珊瑚法界博物館,圖為賴榮興專注雕刻紅珊瑚。圖/賴元淵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宜蘭蘇澳鎮南方澳曾經擁有繁榮的寶石珊瑚採集加工業,珊瑚法界博物館第二代館長賴元淵說,台灣生產的寶石珊瑚,產量曾占世界百分之八十,當時光是南方澳的寶石珊瑚加工廠就有二百多家,現在僅剩二、三家。

 

面對寶石珊瑚產業消長明顯,保育意識高漲,賴元淵坦言,要盡力在產業轉型及海洋保育取得平衡點。

低迷時期  才能嘗試轉型

賴元淵說,父親賴榮興曾從事寶石珊瑚代工,眼看著台灣的寶石珊瑚,不斷銷往日本、義大利,讓父親感到內疚,聯想到檜木的命運,興起要為後代子孫把珊瑚留在台灣的念頭,一九九九年將自家改建,成立珊瑚法界博物館,藉由付費導覽的方式,展示父親雕刻的珊瑚作品。

他指出,目前從事珊瑚產業的人都想到做生意、做外銷,但他認為未來的第二代,對珊瑚應該有更多文化的理解,不只是價格高低;珊瑚產業目前處於最低迷時期,但也只有在這個時期,才有機會去嘗試轉型。

賴元淵為了讓南方澳的珊瑚文化能永續傳承,特地到國小設計課程,向孩子介紹寶石珊瑚的生態、產業發展,並讓孩子體驗珊瑚加工;賴源淵表示,蘇澳鎮每一所國小他都跑過一遍,就是希望能讓珊瑚文化扎根。

身為寶石珊瑚產業第二代,賴元淵一直在思考如何讓珊瑚產業與環境資源永續,珊瑚船船長也不希望資源被採集殆盡;他說,漁業署對珊瑚漁船作出嚴格規範,船長們也都很支持,不會爭論,因為船長們也知道有管理,資源才會永續。

賴元淵表示,現在珊瑚資源愈來愈少,更愈要去思考資源怎麼使用,以前珊瑚產業用工廠式的加工,大量開採跟消耗,珊瑚資源當然不夠用;如果把珊瑚交給珠寶設計師,做成戒指、項鍊,少量珊瑚就能做好一件成品,收益反而更大。

珍惜資源  輪作達到永續

他說,他之所以推廣珊瑚文化,是發現台灣在地的珊瑚文化不見了,以前的船長不會覺得採珊瑚是很特別的事情,後來船長感受到珊瑚產業蕭條,「只剩我們這邊的船出去抓的是珊瑚」,甚至會在船身畫紅珊瑚圖案,這也是珊瑚的文化故事;賴元淵表示,他持續推廣珊瑚文化,並不是要推銷珊瑚產品,是要大家更重視台灣在地珊瑚資源。

依漁業統計年報,二一七年至二二一年寶石珊瑚年平均產量二公噸,年平均產值新台幣三點六億元;漁業署四月核准高雄西邊、被暱稱為「三點仔」的海域,作為寶石珊瑚探勘區,讓珊瑚漁船以探勘名義,採集紅珊瑚。

漁業署說,現行五處指定作業漁區已利用十四年,台灣目前有五十八艘珊瑚漁船,為了讓寶石珊瑚資源休養生息,同時維繫產業經營,需評估漁區輪作的永續經營模式,今年度選定這片海域作為試驗海域,每航次試驗均須搭載漁業署沿近海漁業觀察員執行科學調查,漁業署後續依試驗調查結果,審慎評估漁區輪作事宜。

27 07 2023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