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法國文學的永恆傳奇 悅讀《小王子》

文/江江明( 南華大學文學系助理教授 )

《人間福報》推廣讀報教育,特別推出【想讀】版面以饗讀者。本版精選《理想的讀本》國文篇內容,邀請學者導讀古今中外名作,帶領大眾深入經典,盼藉此提升讀者文學素養,在書香中拓展視野,探索人生智慧。

在歐元還沒出現之前,法國的50法郎紙鈔曾讓許多人印象深刻。它上面印的就是《小王子》的插圖和作者聖修伯里的畫像,由此可見法國人對於《小王子》是多麼自豪。

《小王子》是20世紀法國作家翁端·聖-戴克斯修伯里(Antoine de St-Exupéry,1900~1944,以下簡稱聖修伯里)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在這部唯美、簡短的幻想小說中,作者透過一個外星小孩的言談,提醒我們童心,或者初衷的珍貴,同時也告訴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不要忘了那些真摯的情懷,和曾經深深觸動我們的事物。

作者放棄繪畫選擇飛行員的行業,一次飛機因為引擎故障,迫降撒哈拉沙漠,邂逅了小王子。小王子與心愛的玫瑰鬧彆扭,從B612小行星出發,造訪了6個小行星,最後降落地球,這是小王子心境轉變的路程。作者由高空降落到沙漠,也是心境轉折的分水嶺。起點象徵純真的赤子之心。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出生於法國,父母皆是貴族之後。他的父親早逝,由母親一人獨自扛起家計。聖修伯里14歲時,歐戰爆發,母親擔任救護傷兵之職,他和弟弟朗索瓦則被送到瑞士的教會學校寄宿,聖修伯里與弟弟感情十分融洽,但兩年後朗索瓦死於風溼性心內膜炎,令他哀慟不已。

對聖修伯里而言,《小王子》的完成多少填補了失去親人的缺憾。小王子的形象溫暖且療癒人心,天真可愛、童言童語,但故事背後卻蘊含作者難以言喻的人世傷心,充滿對摯愛弟弟死亡的無盡悲懷。

以赤子之心叩問人生哲理

《小王子》正式出版於1943年,當時在紐約分別以「法文」和「英文」出版,最初寫成僅70多頁,被眾人視為寫給孩子的「童話故事」,初期並未引起太大迴響。直到多年後《小王子》重要性才獲得正視,不但被選為法國20世紀最重要讀物,且讀者遍布全球,被翻譯成不同國家語言,僅中文譯本即70餘種。

翻開《小王子》,首先會讀到聖修伯里將這本書獻給法國猶太裔作家雷恩·威爾托的一段話:「我願意將這本書獻給當這位大人還沒成為大人的時候。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但是他們大都忘了。」

《小王子》絕不是一本簡單的童書,這本書與聖修伯里經歷歐戰後的存在叩問和生命淨化追尋有關,他本人亦曾深刻體會過失去至親的痛苦,才能撰寫出如此雋永的經典之作。聖修伯里以近乎孩童的純淨語言寫下《小王子》,文字風格看似淺白簡淨,實則蘊含聖修伯里對歐洲文明挫敗的深刻反省,並直指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肇因,實源自人類無限膨脹的物質欲望與群體功利主義。

《小王子》帶領讀者重新審視生命最初的模樣,領略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提醒世人,心靈的原鄉淨土不在遠方,而是藏在人們最初來到世上的真摯眼眸:一雙充滿獨特想像力的赤子目光。

《小王子》是20世紀法國作家翁端·聖-戴克斯修伯里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圖/AI生成

用想像力照見不凡

故事的開端講述主角飛行員遭遇飛機墜毀沙漠,遇上了外星小男孩,這名金髮和具有銀鈴般可愛笑聲的小人兒,既不問水源,也不找食物,卻央求飛行員幫他畫一隻綿羊,且無論飛行員怎麼畫他都不滿意,最後飛行員只好半惱怒的畫了一個箱子,上面打上三個孔洞。沒想到想小王子竟雀躍地說:「我要的就是這個樣子!」

聖修伯里藉兩人的對話揭示《小王子》至關重要的哲理意蘊:「大人究竟是如何失去赤子之心的?」飛行員負氣畫出的箱子,在成人眼中十分平凡,但小王子卻能「讀出」箱子裡的奧祕:藏著一隻大小剛好且睡著的綿羊。飛行員與小王子對照出成人與孩童看待事物的不同觀點,大人們總喜歡強調「眼見為憑」,但認識世界不能只靠現實中的「眼睛」,還得有「想像力」,因為後者才是使事物鮮活有趣的關鍵。

除了小王子與飛行員的角色觀點對照,故事中的商人、國王、狐狸與玫瑰,全都呈現出精采隱喻勾連,甚至來自聖修伯里現實世界的人物靈感。故事中小王子深愛且自稱「全宇宙唯一」的玫瑰,角色典型很可能源自聖修伯里的妻子康綏蘿。

聖修伯里與他的「西班牙玫瑰」

這位出生於阿根廷薩爾瓦多火山一帶,具有西班牙血統的美麗女子,有著一雙深邃的雙眼,以及令人著迷的藝術氣質。她天性帶著奔放的詩意,和聖修伯里一樣擅長說故事。康綏蘿也是知名的雕塑家與藝術家,在聖修伯里過世之後,仍堅持創作不輟,於1945年寫下《小王子的玫瑰》,這本回憶錄形式的散文作品,直到1999年康綏蘿去世後,才由財產繼承者付梓出版。

康綏蘿自稱與聖修伯里的愛情故事堪稱是一見鍾情,聖修伯里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偶然遇見了她,為了贏得美人芳心,聖修伯里駕駛飛機,大方邀請康綏蘿的友人免費體驗飛行樂趣。在浪漫的航程旅途中,聖修伯里向康綏蘿告白,表達自己對她一見傾心的愛慕之意。

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互訂終身,但對彼此的了解卻十分有限。他們的年齡差距很大,家庭環境也截然不同。康綏蘿性格愛好自由,如同風一般變幻不定,她對於歐陸的社交禮儀不太嫻熟,說話直來直往,從不掩飾心中所想,天真的個性使得聖修伯里的朋友或親人都難以招架,戲稱她是「愛演戲的女伯爵」。

她無法融入丈夫的文藝沙龍或親族交際,再加上聖修伯里天生詩意,交遊廣闊,有時要花大量時間進行私人的寫作與閱讀,真正與她為伴的時間相當有限。康綏蘿曾語帶埋怨地說道:「當個作家的妻子,是種聖職。」

飛行員的工作性質具有高度風險,兩人聚少離多,還要擔心丈夫的安危,康綏蘿經常處在精神壓力過大的焦慮狀態。有一次她與另一名飛行員的妻子同時被通知丈夫的飛機失事,到場後才發現死去的不是聖修伯里,而是另一位「同名」飛行員,但兩人卻同時因情緒失控而雙雙送入醫院。真正的遺孀悲傷昏厥,康綏蘿則是因丈夫生還而過度興奮,大笑不止,需要服用鎮定劑才能平靜。

不僅如此,身為知名作家的妻子,還必須大方分享丈夫的才華、名氣,甚至是愛情。強顏歡笑的康綏蘿陪著丈夫出席數不清的社交場合,卻始終無法忍受眾多請他在照片或書本上簽名的女性「粉絲」,以及圍繞在聖修伯里身邊的紅粉知己。她在回憶錄中自言,自己曾陷入瘋狂忌妒的痛苦情緒,兩人的婚姻一度瀕臨破裂。

兩人後來重修舊好,住在紐約知名影星葛麗泰.嘉寶的美麗紐約別墅。他們暱稱這棟三層樓白色屋子是「小王子之家」,聖修伯里與妻子在這裡度過他人生最後短暫的愉快時光,他們常在這幢房屋與朋友聚會,《小王子》書中許多膾炙人口的插圖,諸如吞下大象的蟒蛇、玫瑰或綿羊、小王子等,都是在這裡完成。

康綏蘿在丈夫飛機意外失事後曾寫下許多悼念文字,文筆優美,感情豐富,令人深刻感受到她失去摯愛的痛苦:「我試著傾聽你搭乘的潛艇聲音,我什麼噪音也沒聽到,但時時刻刻我都可以感受你穿越水面而過,因為你並不在那河流或海洋中,你在我身體裡,在我內心最深處。」

這是康綏蘿寫給聖修伯里最後的情書,若沒有這朵才華洋溢且用情至深的「西班牙玫瑰」,《小王子》故事或許會失色許多。

摘自《理想的讀本·國文一》

《小王子》是20世紀法國作家翁端·聖-戴克斯修伯里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圖/AI生成

09 04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