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不畏時代洪流 子承父業讓手工繡花鞋美麗依舊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五0年代的台灣社會還有不少長者穿著繡花鞋,陳仲和依婦女腳板打造一雙雙合腳繡花鞋;可惜隨著時光的推移,皮鞋、休閒鞋取而代之,手做繡花鞋幾乎快被遺忘了。高雄市鹽埕區一間有一甲子歲月的鞋鋪,幸有老師傅兒子接手,才免於熄燈。

接手老鞋鋪,陳建霖坦言一個月個位數的訂單量,不足以支撐他的家計,所以他在工業區上班,利用下班或假日接單製鞋,有限的訂單也多來自於父母親的老客戶,有的是戲班、道士或是廟宇下單的神明鞋等。

老鞋鋪常接單神明繡花鞋的製作,陳建霖傳承父母辛苦大半輩子的製鞋工夫。圖/記者王淑芬

原來,陳建霖是陳仲和的次子,年輕時曾負笈日本求學,返家鄉謀職,有感於父母一生辛苦的付出,隨著時代及生活習慣的改變,還有穿著繡花鞋長輩的凋零,會到「大自由繡花鞋」下單製鞋的人變少了。 

母親已逝、年事高的父親無法忘情於老鞋鋪,仍天天守著鞋鋪,陳建霖說「我知道父親對鞋鋪有很多年輕的記憶,百般不捨,卻又無力經營的無奈」於是接手製作繡花鞋。

只要是有父親昔日的老顧客下單或是戲班的需求,陳建霖都會盡量接單,以較長的待貨期製鞋,以維繫老鞋鋪和顧客的情感,同時也是傳承父母製鞋的工藝。

老鞋鋪內陳列著多款展示鞋,有金黃色的高筒鞋,特別是鞋面上繡有龍鳳圖騰。陳建霖說是來自戲班的訂單,應該是帝王的鞋款。至於道士繡花鞋則以橘、黑相間,還綴有金蔥線,式樣特殊,他說,接了單就要依照客人的圖樣打板製作。

店內最吸睛的是三寸金蓮繡花鞋。圖/記者王淑芬

至於店內最吸睛的是三寸金蓮繡花鞋,陳建霖細數多來自宮廟的訂單,有的是信眾為媽祖娘娘添新裝,也有的是信女還願為媽祖穿新裳配新鞋。

「既是神明鞋、就要有細膩的心思和耐心,不管是車縫還是手做,都要專注,尤其鞋滾邊的縫工,精緻費時。」陳建霖分享縫製作神明鞋精工的過程,有別於一般民眾的鞋樣,講究的是華麗感。

他說,一般為婆婆媽媽做繡花鞋,要把握鞋楦的寬窄、合腳,鞋底也要厚實,走起來有彈性,才能讓長輩穿出舒適感。

雖然只是兼職的縫製繡花鞋,但是陳建霖的手工也得到老師傅的真傳,一針一線不走味;訂單從台灣頭到台灣尾,還有不少是離島跨海而來;除了是手做繡花鞋的行業及老師傅難找,也代表陳建霖的手藝得到肯定。

只是兼職做繡花鞋,陳建霖的產量不多,平均一年約50、60雙,而且下訂客人一定要耐心等候,通常要1至2個月才能交貨。

接手繡花鞋鋪對陳建霖而言就是個插曲,完全靠著從小耳濡目染看著父母縫製鞋樣而習得的工夫,另一個原因則是不捨父母一手製鞋好手藝後繼無人。

經營了60年的「大自由繡花鞋」,陳建霖憑藉著一股聯結父母情感的初衷製鞋,也盼這項技藝能再走過下一個60年的歲月。

陳建霖的手工也得到老師傅的真傳,一針一線不走味。圖/王淑芬

05 02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