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全球最長水墨長卷《台灣風物圖》數位新生 動態演繹寶島風華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風物圖》是畫家許文融歷時四年精心創作的巨幅水墨長卷,全長320公尺、高1.8公尺,榮獲「世界最長當代水墨畫」的紀錄,被譽為現代台灣版《清明上河圖》。如今,科文双融攜手許文融,邀請三組製作團隊跨界合作,將這幅壯麗畫卷數位化轉譯,打造三部曲,除了融合全沉浸投影讓畫作景致「動起來」,並將水墨長卷化為情境式體驗,最後還運用XR技術,讓民眾走入畫中,身歷其境體驗台灣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魅力。

《台灣風物圖—穿越時空沉浸之旅》即日起在台北101 5樓双融域AMBI SPACE ONE登場。「我把台灣走遍了三遍,親身探索這片土地,從自然山川、人文建設到信仰文化,逐一尋找各縣市的特色後,才開始創作,最終將這些景致串連成一幅完整的長卷畫。」許文融表示,當年他自美國返台後,28歲(1992年)起筆,前後花了4年時間創作。

《台灣風物圖—穿越時空沉浸之旅》展覽透過全沉浸投影、當代水墨動畫與 XR 互動體驗,打造一場跨越時空的感官旅程,並以三部曲形式呈現,透過光影律動交織,深入探索台灣之美。圖/科文双融提供

許文融說:「這幅作品最特別之處在於視角與時間的變化不斷交替」。例如,畫作以俯視角度描繪台北市,卻又以仰視視角展現十分瀑布,同時也有黎明、黃昏、深夜等不同時刻的光影變化,使畫面充滿流動感與層次感。

許文融很高興展覽將以數位化的方式展現畫中所描繪的台灣各地美景,「我過去曾做過動畫學徒,知道如何去寫腳本,繪畫是創作的末端呈現,而動畫是一個過程。比如說阿里山雲海,必須先把畫作的雲海先清空,然後雷聲、雲滾動,才能慢慢形成雲海。」

科文双融表示,第一部曲〈台灣風物圖〉以3D動畫結合特效VFX及互動技術,合成為全新數位影像,使靜態山水畫轉換為動態及投影拼接,呈現台灣自然人文的壯麗風貌新視覺。

第二部曲〈從心墨韻〉以沉浸式科技和互動投影技術,將水墨長卷化為情境式體驗,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台灣知名地景的文化記憶。

第三部曲〈XR走讀之旅〉,則運用XR技術走入畫中,帶來身歷其境體驗台灣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魅力。而這次更特別邀請演員涂善存與廖原慶跨界演出,透過掃描與3D建模技術化身數位影像,帶領觀眾進入到畫中探索的體驗。

今(19日)首映會上科文双融董事長施振榮表示,科文双融一直以來非常支持藝術家或團體結合科技型態表現藝術文化內容,像曾在双融域 AMBI SPACE ONE展出的《光影繪動走進故宮》、《絕美之島-縮時台灣映像誌》都是很成功的作品。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則強調,推廣台灣文化需要政府與民間雙重力量支持。

《台灣風物圖—穿越時空沉浸之旅》即日起在台北101 5樓双融域AMBI SPACE ONE登場。圖/科文双融提供

20 02 2025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