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光害干擾小丑魚繁殖

光害干擾小丑魚繁殖

圖/琪琪

文/李弘善

我們聽到「光害」,腦海浮現的,可能是都會區耀眼的霓虹燈或廣告燈源,也曉得,夜間觀星一定要往人造光稀少的鄉間或山區跑。地球的自然光源主要是陽光以及陽光反射造成的月光。長久以來,生物的生殖、遷徙等行為,莫不受到光線的影響。而目前人造光源無所不在,地球表面的亮度每年增加2%,影響層面絕對不限於觀星而已!

光害的研究,多偏向陸地生態;但是,近年拜科技與生活品質提升之賜,船舶、沙灘小屋、碼頭,甚至鑽油平台,與日俱增,海面下的世界同樣逃不過光害。以下就科學家在研究室模擬光害,並且評估光害影響小丑魚的警世之作,概述如下:

模擬光源  傷害極高

人造光源影響不到深海,但是沿岸與淺海的生物首當其衝,珊瑚礁魚類會受到很大的衝擊。本篇研究挑選珊瑚礁魚類的代表——小丑魚,模擬光害如何影響生殖。這群以澳洲墨爾本大學為主的團隊,挑選了10對小丑魚,以隨機方式讓5對當實驗組、5對當對照組。對照組與實驗組共通之處,就是白天都給予強度相當於自然光的光源,共12小時。晚上的12小時,對照組完全不給光源,模擬自然界夜間的狀態;實驗組則根據尋常沿岸光害的強度,以照度26.5勒克斯(lux)的光源投射。

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因為小丑魚的卵恰巧在黃昏時分孵化,以躲過日間出沒的掠食者。研究團隊特地設計與生殖環境的光照迥異的實驗組,評估光害的衝擊程度。

實驗證實  孵化率零

上述研究持續60天,研究人員每天計算產卵頻率、受精率,以及孵化成功率等3項數據。所謂的「孵化成功率」,就是孵出小丑魚的數量,除以受精卵的數量,並且轉化成百分率。結果發現:前兩項的數據,兩組並沒有顯著的差異;而對照組的孵化成功率高達86%,實驗組卻是零鴨蛋,也是就受精卵的胚胎全部無法破卵而出,可見光害為害不容小覷!

研究團隊為了更確定光害就是降低孵化率的主因,將實驗組的光照條件變成與對照組相同,然後再觀察60天,結果發現兩者的孵化成功率只差3%。這樣一來,更凸顯光害的負面影響。

躲過人類  光害難逃

《海底總動員》的尼莫父子,最後掙脫人類的水族缸,回歸蔚藍大海。動畫的結尾有了溫馨的結局,但是在真實狀況下,小丑魚的前景堪慮!小丑魚孵出後的兩周內,活動的能力最強,之後就會覓尋適當的環境安定。此外,小丑魚會把卵產在礁岩上,不像大部分魚類任憑卵粒四處漂流。小丑魚有護卵的行為,原本可以提高孵化率。但是沿岸光害日益嚴重,小丑魚既無法遷徙到遠處、卵粒又產在沿岸,後果堪慮!

單靠本篇的研究成果,並無助於減少海邊的光害,但是作者在文末提醒大家:了解光害的影響機制,才能制定後續的管理手段,解決衍生的生態危機。

光害殷鑑  離家不遠

若要證明光害的影響,我們其實不用遠赴海外學術單位尋找,基隆海洋大學的碩士論文也曾經發表過!研究人員調查澎湖望安島的海龜,發現光害會減少雌龜上岸次數,且讓雌龜遇到光源就轉向,或降低挖洞的深度。不只是澎湖,近年離島旅遊蔚為風氣,蘭嶼、綠島及小琉球的旅館或民宿大增,遇到假日則人滿為患。除了考慮觀光客造成的路殺、汙染或干擾問題,大家是不是也該正視光害的問題了呢?

03 12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