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歷史點滴】空飄傳單: 台海兩岸的心理戰(下)

文/許峰源

「情感誘導」,是透過傳單的文字與圖片,操控對方軍隊與民眾的情緒,誘發其負面與消極的想法,造成社會混亂、動盪。例如,觀察中共印製的空飄傳單,不乏宣傳台灣同胞轉往中國大陸的境遇,突顯其生活安康、家庭美滿;或聯繫隨政府遷台的政府官員、軍中袍澤留置大陸之親友,利用溫情喊話爭取他們歸返中國。總體而言,情感誘導之目的,是希望以情感操控對方軍民,讓他們在驚慌失措中作出錯誤的判斷與行為,以降低敵方的軍事威脅。

「恐嚇與威攝」則是以武力脅迫他人,是戰爭期間常使用的手段。在兩岸空飄傳單裡也有傳遞恐嚇和展現尖端裝備的訊息,以收威懾之效果。在傳遞恐嚇的訊息方面,中共最常見的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聲言徹底解放台灣,給予我方軍隊心理壓力;至於展現尖端裝備方面,以我國在八二三砲戰期間的空飄傳單為例,就是展現高殺傷力的軍事武器以及國軍精銳部隊與戰績,藉此震懾共軍並誘發心理壓力,摧毀其意志與精神,以達到早日停止戰爭的目的。

「詭詐與欺騙」是藉由心理學的暗示手法,運用虛實、真假並陳的訊息混淆視聽,期望擾亂敵方心理,最終出現錯誤判斷。例如一九五八年起,中國大陸全面實施大躍進,經濟發展停滯、饑荒四起,民眾哀鴻遍野;相較之下,台灣經濟穩定成長,至一九六三年對外貿易已達到出超,繼續累積外匯。然而,中共一九六四年的空飄傳單卻顛倒黑白,強調在美國與蔣政府雙重剝削下,台灣生產衰退,通貨膨脹嚴重,國軍薪資趕不上物價調漲,人民生活困苦,失業人口超過兩百四十萬人,還誇耀大陸經濟突飛猛進的假象。其目的非常明顯,就是希望台灣軍民對現實環境產生恐懼、焦慮而厭惡蔣政府。

空飄傳單攸關心理戰成敗,我國以特製氣球載運空飄傳單,除了氣球施放必須精確計算風向、風勢、爆破時間、物件著落力道,才能讓傳單順利抵達目的地,同時也密切關注送往大陸空飄傳單的後續效應。而為了抵禦中共空飄傳單的攻勢,更擬定〈匪偽心戰宣傳品處理辦法〉、〈台灣本島地區匪偽心戰宣傳品檢繳管理獎懲規定〉等法規加以規範。民眾如果發現對岸飄來的傳單,必須儘快送往當地派出所,有時候也會因繳送宣傳單而獲得獎勵金;若有民眾撿拾傳單卻未及時送繳警察機關,經查證屬實後,情節輕者給予警告,嚴重的得依法究辦。

總之,在兩岸對峙的年代,雙方除了軍事武裝衝突,還經常祭出心理戰,透過大量空飄傳單進行宣傳,企圖以各種手法混淆視聽,瓦解對方意志,企盼對方軍民投誠歸來。

28 11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