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走過歷史】艋舺服飾商圈的轉型之路

【走過歷史】艋舺服飾商圈的轉型之路

1990年代的大理街服飾商圈。圖/資料照片

文/尚智

艋舺服飾商圈位於台北萬華,又稱為「大理街服飾商圈」。實際上,大理街不在清代艋舺市街的範圍,而是在艋舺以南,古稱「下崁庄」的地方。下崁地區自日據時期以來,因為設立萬華火車站之後,有利於貨物運輸,開始有玻璃、肥皂、紡織等輕工業廠商聚集,也帶動了下崁地區的發展。

台灣在傳統的農業社會時代,富人才能請師傅訂製衣服,一般家庭是由妻子或母親到布行買布,親手縫製家人所穿的衣物,因此縫紉機也成為當時的必備嫁妝。到了一九五○年代,伴隨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工作的浪潮,彰化芳苑的洪蔡閃女士搭火車從萬華火車站下車,落腳於此。她與兩個兒子嘗試做起小本生意,向工廠買碎布或布邊加工為拼接衣或內褲,拿來販售後大受歡迎,成為大理街第一家成衣業者。

洪家母子回到彰化芳苑老家,呼朋引伴找來親友投入成衣生意。後來這些親戚、鄰居紛紛自創門戶,被稱為艋舺服飾商圈的「洪家班」,也是中南部移民實現「台北夢」的一頁傳奇。搭上台灣經濟起飛的順風車,一九八○年代成為艋舺服飾商圈的全盛時期,當時有超過兩千間店家,甚至還有東南亞和中東面孔的買家,中英文夾雜、外加比手畫腳與店家做生意。

可惜好景不常,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艋舺服飾商圈從一九九○年代面臨艱鉅的挑戰。

首先,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崛起,使台灣業者無法再以高工時與低成本賺快錢(Easy Money)。其次,松山火車站旁邊的五分埔商圈興起,吸引年輕族群前往消費──實際上,五分埔的第一批業者就是從大理街商圈分支出去的。再者,網路電商與快時尚的興起,讓成衣售價更為低廉,也符合年輕人喜新厭舊的口味,逐漸成為消費者的主流選擇。

如今的艋舺服飾商圈,店家僅剩數百間,轉型之路大致有三個方向:

第一是店面改裝。有的業者重新設計招牌,並把原來掛滿樣品衣的傳統店面,改裝為明亮舒適的展售空間,甚至有網美牆吸引年輕人拍照打卡。

第二是主打台灣品牌。現在大理街業者銷售的成衣,因為成本的考量,實際上以大陸製為主流,不過仍有少數店家堅持台灣製的產品,走出新的市場定位。另外,政府引進紡拓會的資源,設立「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希望結合服裝設計師,透過精緻化的時尚設計,提升大理街業者的成衣價值與價格。不過,這與商圈業者習慣薄利多銷的思考不同,兩者仍須磨合。

第三是發展新的商業模式。由於尚未找到明確的獲利方程式,這是各種轉型路徑之中最困難的一條路,需要有志之士勇於嘗試與創新。譬如這裡有一家縫衣機行,原本以縫紉機的販售維修起家,年輕人接班後,轉型為縫紉機共享空間,除了將縫紉機租給服裝設計科系學生使用,也有開設給素人的入門課程。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艋舺服飾商圈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與遊客前來消費,成為一個既有歷史深度又充滿活力的商業區域。

13 11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