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野生動物數量 半世紀消失73%

剛果盆地雨林沼澤地,是紅尾猴的重要棲息地。圖/Daniel Beltrá

加拿大卑詩省成功立法保護白靈熊的棲地森林。 圖/Getty Images

英國野禽和溼地基金會大鶴計畫,讓外號「起重機」的大鶴400年後重現英國。圖/Slimbridge Wildfowl and Wetlands Trust

原本只剩5隻的模里西斯隼,如今已達400餘隻。圖/©John Mauremootoo

保育占世界濱海溫帶雨林1/4面積的加拿大「大熊雨林」,目的是為了保護白靈熊的棲地。 圖/© Andrew Wright

英國海狸曾消失400年,如今在蘇格蘭野外保育成功。圖/Steve Raubenstine

大開曼島的藍鬣蜥。圖/Joshua Stoner

幾隻紅鳶在英國威爾斯的Gigrin農場保育中心自在飛翔。圖/Getty Images

文/朱莉雅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公布結果顯示,過去50年間,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急劇減少了73%。WWF發出了嚴厲的警告:人類可能正在接近大自然的不歸路。

各種因素致物種滅絕

WWF表示,過去50年間(1970~2020) ,全球野生動物持續經歷了各種災難,導致數量急劇減少,大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監測到的野生動物族群,平均規模在短短半個世紀內下降了73%。

而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特定區域,世界上所有主要地區的野生動物數量都在下降,其中棲息地退化和喪失,是對脊椎動物最嚴重的威脅,其次是人為過度開發及捕獵、各種入侵物種傷害當地本土動植物,以及各種致命性的動物疾病……再加上近年氣候變遷使環境改變,在在都讓野生動物受到威脅,導致物種大量減少。

拉丁美洲下降最明顯

WWF憂心指出,1970年至2020年間,野生動物數量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區,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一共下降了95%。原因主要是自然景觀的快速轉變,此外也因為人類為了取得更多耕地種植食物,導致動物棲息地喪失和退化,因而對野生動物形成威脅。

近年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由於氣候變暖導致一種來源不明的真菌(念珠球菌),可飄浮於空氣中,也可寄生於水中,人畜及水生動物吸入後,會導致肺部疾病或腦部疾病,罹病後很難根治,因而對南美洲的兩棲動物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威脅原因各洲不相同

第二個下降率最高的地區是非洲,該地區的過度開發率高於其他地區。再其次是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下降了60%,主要原因是入侵物種的引入,威脅到該地區許多島嶼特有的動植物。

北美下降幅度較小,為39%,歐洲和中亞則為53%。但這主要是因為在1970年之前,這些地區對自然的大規模影響就已經很明顯了。

該報告還比較了海洋、淡水和陸地生態系統的物種下降情況。這三者中,淡水魚數量下降最嚴重,達85%,因為淡水魚經常面臨棲息地改變的風險,例如遷徙路線被阻斷(棲地系統破碎化)、河道整治後改為水泥河道、水質遭到汙染、外來種入侵、水災或風災……

動物與人的共生關係

為了應對人為、天然及環境變遷的挑戰,WWF提醒人類需要採取更有效的保護措施,並對人類的糧食、能源和金融體系進行轉型。畢竟,人類必須依賴健康的生態系統來提供清潔水、食物和碳儲存,野生動物數量下降,很可能會嚴重損害這些環境為當地社區提供的好處。

倫敦動物學會執行長Matthew Gould表示,人類正接近自然喪失和氣候變遷的危機臨界點。但人類也知道,只要有機會,自然就能恢復,而且人類仍然有機會採取行動。

先從飲食文化改善起

WWF也提醒,儘管數據顯示人類的糧食系統,是環境退化的頭號驅動因素,但目前世界上仍有近1/3的人口,無法定期獲得足夠的營養食品,糧食失衡導致飢餓人口和肥胖率都在上升中,如何調節需要和需求,有待人類展現智慧。

這項報告呼籲透過永續優化農作物產量、牲畜生產力和野生漁業,實現糧食生產既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也能對大自然友善。它還強調了人類需要減少浪費,並將人類的食物選擇轉向食用更多植物性產品。

保護有成  但不夠全面

儘管WWF指出野生動物總體數量明顯下降,但WWF也不否認:另有具體證據顯示,由於保育工作得到成效,一些物種的數量已穩定或增加。

例如英國原本瀕絕的紅鳶,從瑞典引進後保育有成,如今總量已不可勝數,被視為近20年英國最成功的保育案例之一;加拿大卑詩省成功立法保護柯莫德熊(也稱作白靈熊)棲息地「大熊雨林」,可長達250年不受伐木業侵害;因被獵殺致絕跡英國400多年後,海狸因一次意外的非法放生,得以在蘇格蘭的野外存活,如今海狸已成當地保護物種;1970年代,瀕絕的模里西斯隼僅剩5隻,後來有賴保育成功和繁殖計畫,如今已有400多隻在當地森林翱翔;加勒比海大開曼群島的藍鬣蜥,一度剩下不到30隻,所幸當地國家信託基金果斷展開保育計畫,到2018年藍鬣蜥數量已超過1000隻……

雖然許多個案振奮人心,但WWF提醒,僅靠這些孤立的成功是不夠的,因此希望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目標,到2030年SDGs檢視年,能保護和恢復30%的土地、水域和海洋,這也是擴大有效保護「不容錯過的機會」。

在英國,世界自然基金會也呼籲推出《生命星球法案》,該法案要求政府採取集體行動來阻止氣候危機,保護大自然並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健康、負擔得起的食物。

世界自然基金會英國首席執行官Tanya Steele警告說,英國消費者透過人類的飲食和購買,無意中加劇了森林砍伐和自然喪失。

「因此,除了家裡的蝴蝶和黃蜂之外,亞馬遜正在發生的事情,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人類必須承認,這可能感覺很遙遠,但實際上,自然的喪失是由人類和其他人造成的。

小百科  地球生命力指數

WWF日前所發布的警示報告,是依據「地球生命力指數」(LPI)中提供的數據,該指數(資料庫)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倫敦動物學會(ZSL)共同管理的。該指數也是目前掌握全球野生動物族群狀況的領先指標之一。

自1970年以來,「地球生命力指數」一直在監測兩棲類、鳥類、魚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的族群趨勢,每兩年發布一次結果。最新指數涵蓋截至2020年的數據,基於5495個物種的近3萬5000個族群趨勢。

像這樣的大數據資料很重要,因為野生動物數量的下降,通常是滅絕風險的早期預警指標,也有助於評估生態系統的整體健康。當生物數量嚴重減少時,生態系的復原力和功能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這可能使野生動物更容易受到臨界點的影響,達到不可逆轉的變化的關鍵閾值。

而在本月初發布的報告則警告說,人類正在將世界推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一旦達到這個臨界閾值,將會導致潛在的不可逆轉的變化,對人類環境的健康和復原力產生負面影響。

可惜由於缺乏進展和緊迫性,導致各國未能達成阻止和扭轉氣候變遷和自然衰退影響的全球協議。

28 10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