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考古的故事】寶雞城 青銅器之鄉

遊客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參觀何尊。圖/新華社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圖/新華社

四十三年逨鼎。圖/新華社

逨盤。圖/新華社

秦公鎛。圖/新華社

文/記者張思潔、鄒競一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展廳內,「鎮院之寶」何尊靜立,接受著參觀者驚豔的目光。

駐足凝視,何尊器型上口圓下底方,通體裝飾有四條透雕扉稜,腹部裝飾有獸面紋,粗大捲曲的獸角翹出器外,頗有騰躍欲食的動感,傳遞出青銅器獨特的雄奇獰厲之美。

何尊器形典雅,紋飾華麗,不僅是當之無愧的青銅藝術精品,更以其歷史價值著稱於世。何尊內刻銘文「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的最早文字紀錄。

此外,何尊銘文還出現了最早的有心之「德」。甲骨文中的「德」字,左邊是道路,右邊是眼睛,代表看見了就直著走過去,有「得到」的含義,常常和「伐」字一起使用,代表在戰爭當中獲得奴隸和財富。而何尊銘文中的「德」,在甲骨文的基礎上增加了「心」字底,具有了道德的含義。

由於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何尊在二○○二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成為永遠禁止出境展出的國寶之一。

周風秦韻流傳千載

青銅器,銅和錫、鉛的合金。在約公元前二○○○年,經過烈火的熔煉,人類利用自己的智慧改變了礦石的屬性,由此產生青銅文明,至商周時期達到頂峰。

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珍藏著一件別具藝術魅力的西周青銅器,逨盉。

扁圓形的器身上,一隻鳳鳥盤踞於蓋首,展翅欲飛。蓋與器身連接處,一隻歪著頭的老虎幾欲向上攀爬,悠然自得中不失百獸之王的威嚴。鋬手則是吞雲吐霧的龍首,似在空中遨遊。一副龍騰虎躍鳳呈祥的吉祥畫面躍然眼前,厚重而不失靈巧,莊嚴而不失生動。

器以藏禮,字以弘文。一件件古老雄奇的青銅器,凝結了古人的精湛技藝與妙想奇思,鐫刻於其中的銘文也再現了祭祀訓誥、賞賜冊命、土地轉讓、征戰戎事、刑事訴訟等方方面面社會圖景,濃縮了一個家族乃至一個王朝的興衰變遷。

約三千年前,古公亶父率領周族族人踏上寶雞岐山腳下的周原,開發沃野、營建城郭、設官分職,開創「赫赫宗周」。

二○○三年一月十九日,寶雞眉縣楊家村五位村民在村北坡無意間發現了一處青銅器窖藏。考古發掘顯示,楊家村窖藏共出土青銅器二十七件,件件有銘文,總字數多達四千多字,考古人員由銘文推斷這批青銅器為西周貴族單氏家族的器物。

一次意外發現,為世人追溯西周歷史打開了另一扇窗。出土於楊家村窖藏的逨盤,口徑五十三點六公分,重十八點五公斤。盤內鑄有銘文三百七十二字,不僅記錄了單氏家族史,同時也是一部相當完整的西周斷代史。

「銘文以單氏家族的八代祖先為主線,穿插講述與其對應的十二位周天子。在歌頌文王武王興周滅商、成王康王開拓疆土、昭王討伐楚荊、穆王征伐四方等先王功績的同時,附以單氏家族輔佐周天子征戰、理政、管治林澤的輝煌歷史,勾勒出西周歷史的大致輪廓。」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副院長翟慧萍介紹,逨盤銘文是記錄周王最多的,印證了《史記.周本紀》中西周諸王世系的真實性,逨盤由此被譽為「中華第一盤」。

特徵鮮明的秦文化

無獨有偶。一九七六年出土於寶雞扶風縣莊白一號窖藏的史牆盤,鑄有銘文二百八十四字,字跡工整、筆勢流暢。銘文記述了文、武、成、康、昭、穆、恭七世周王的主要功績及牆家世五代祖考的生平經歷和重要事蹟,具有重要的歷史、考古、文學和藝術價值。

「從逨盤和史牆盤的銘文可以看出,這些世家大族的顯赫地位離不開歷代傳承的優良家風。」翟慧萍說,由此可見周人將家族榮辱與國家興衰寄於一體的觀念,這正是後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基礎。

千秋萬載,周風秦韻。據史料記載,公元前七七○年,秦人從隴山以西遷往寶雞,隨後在此艱苦創業四百餘年,先後建立四座都城,為逐鹿中原、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一九七八年,寶雞市陳倉區太公廟出土了三件秦公鎛,除大小各異外,形制、紋飾、銘文完全相同。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七十五點一公分,鎛身高五十三公分,重六十二點五公斤。

根據秦公鎛的一百三十五字銘文,考古人員推測,器物主人為秦國的第五位國君秦武公。銘文記載了秦襄公賞宅授國,以及秦文公、秦靜公、秦憲公三代世系和業績,是研究秦國早期歷史的珍貴史料,更是秦武公這位少年君王和世代秦人開拓精神的縮影。

陳列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展櫃中的金柄鐵劍,於一九九二年出土自寶雞市益門二號春秋晚期秦人墓葬,純金劍柄,柳葉形鐵質劍身,出土時外有絲織物包裹,劍柄裝飾有蟠螭紋和獸面紋,並鑲嵌以綠寶石和料珠,裝飾華麗卻不失鋒利。

據介紹,秦式短劍是秦文化極具代表性的一類器物,既廣泛汲取了周文化的傳統,又較早地吸收了北方草原的文化因素,體現了秦人善於學習、開放包容的文化特性。

「在生存和發展的雙重挑戰中,秦人不斷吸納先進的文化和技術以壯大自身,孕育出開放、堅韌、進取的民族精神,從弱小的外來族群演變到雄踞關中的大一統帝國,形成了特徵鮮明的秦文化。」翟慧萍說。

「四十三年逨鼎」的廉政啟示

三千多年前,周人在寶雞發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禮樂文明也從這裡濫觴。德治天下、任人唯賢、勤廉仁和、儉以養德……回望來路,周代先賢所提倡的優秀品德,積澱著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譜系,至今依然銘刻在每一位華夏子孫的骨血中。

忠誠無私崇德尚勤

「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寶雞市文物局原局長任周方說,作為周文化的核心,周禮將各種行為規範系統集成為典章制度與道德準則,小到飲食起居、婚喪嫁娶等個人生活,大到刑罰、祭祀、征戰等國之大事,都有嚴格細緻的規定,從而使國治民安、社會有序。在當時,青銅禮器便承載著藏禮於器、無言之教的社會治理目的。

寶雞文理學院周禮文化傳承保護與研究中心主任景紅艷表示,周人對廉政有較為完整的制度安排,其中蘊含的忠誠無私、崇德尚勤、廉潔奉公等勤廉思想。

出土於楊家村窖藏的「四十三年逨鼎」,還原了一段約二千八百年前的廉政談話。其內壁所鑄的三百一十六字銘文,講述了周宣王四十三年,逨被提拔為官司歷人,相當於現在的監察官。周天子告誡逨要施政謹慎、依法處罰、明辨是非、廉潔從政。這與《周禮》中的「六廉」相互呼應,即以「廉」為冠首,從「廉善、廉能、廉敬、廉法、廉正、廉辨」六方面提出的對官員的基本要求和規範,這反映了西周從制度上建立起一套選拔、管理、監督、考核官員的完整體系。

青銅瑰寶熠熠生輝

文脈綿長,貫通古今。如今,寶雞市不斷挖掘青銅器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為歷史文脈賦予新的時代精神與現實意義。二○二三年,寶雞市紀委與市文物局等部門聯動,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舉行「器.鑒︱︱寶雞周秦廉政文化展」,讓文物開口講廉政故事,讓歷史說話助固本培元。

「我們將堅持以文化旅遊、研學實踐、館校合作為抓手,用多樣化的傳播手段把青銅器所蘊含的偉大智慧展現給更多人,讓中華文明可感可知,不斷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寧亞瑩說。

博物院裡,無言靜立的青銅瑰寶,歷經數千年洗禮,不改文明印記。在代代保護、闡釋、傳承中,青銅器所凝結的精神追求,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28 10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