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城市浮光】加德滿都的天空

猴子廟坡 圖/楊錦郁

滿願大塔是世界最大的覆缽式半圓形佛塔。 圖/楊錦郁

文/楊錦郁

從曼谷轉機抵達加德滿都機場時,已是午夜時分,辦好落地簽證,朝向入境關閘移動時,眼睛忽然一亮,看到前方有一座大型的佛像,而走道靠牆處則陳列著一尊尊裝在玻璃櫃裡的中型鎏金佛像,在深夜流露出一股朗朗的氣勢。

我曾去很多國家,走過許多城市,印象最深的是印度菩提伽耶的機場入境室有一尊大型泥塑的釋迦牟尼坐像,而這是我第二次看到入境室陳列著佛像。我快步的跟著旅客的腳步往前走,一面瀏覽整列的鎏金佛像,清楚明白已經來到期待已久的佛國了。

出海關後,我和其他同行的三個朋友找到來接機的吉普車司機,車子開上馬路,但見一片闃黑,車子在黑夜中疾駛,跌窪撞凸,沒有看到任何交通標誌,幾度會車時感覺似乎要相撞,卻又急剎閃過。坐得心驚膽跳的,很難想像加德滿都的路況到底如何。這時雨開始下大,司機急躁的一直講手機,從語氣中判斷他應是迷路,找不到我們住的地方。

我們在半夜快兩點終於到民宿時,此行要帶我們朝聖的融師和民宿的經理卻琳冒雨等在門口,卻琳嘀咕,這是熟悉車行的司機,怎麼會找不到地方,後來才聽融師說,位在海拔一千四百公尺,據說目前人口約兩百多萬的加德滿都地區,家家戶戶並沒有地址,當然也沒有郵差,只有當地住民才懂得用地區來做交通上的識別。

我們前來時仍是雨季,天明,微雨,照著融師的規畫,她要先帶我們去滿願大塔(Buddha Stupa,譯為布達納特),這座加德滿都最大的四眼佛塔,是我對加德滿都唯一所知,雖然這座城市有超過千座寺院。可我心想只要能在滿願大塔前拍幾張相片,就不虛此行,畢竟我只知道它。

從民宿出門時,車子拐彎繞道,經過了猴廟(斯瓦揚布特納寺,又名四眼天神廟、猴子廟,建於西元前三世紀),清晨,很多人在繞塔,還有一些單車攤販,人來人往,有點小市集模樣。融師說,當地佛教徒的生活模式,大抵從早上繞塔起,印度教徒則會先去印度廟參拜,接受祭司的祝福,這也是每天生活的序曲。我事先看過資料,知道猴廟也是一著名景點,但沒有多少概念,猜想車子經過的應是廟的外邊,且看那麼多人在繞塔。車過,融師補了一句「我們也會來這裡」。

車子停在滿願大塔的外圍時,融師提醒我們,據說第一次看到滿願大塔所許的願望會成真,我問那可以許幾個?她說既然名為「滿願」,應該可以許很多吧,於是大家趕緊在心中準備著想許的願。滿願大塔建於西元五百多年間,是世界最大的覆缽式半圓形佛塔,底下有五個平台,意味地、水、火、風、空,平台上是一座四面各雙眼的佛首,佛首上有高十三層的金色塔,塔上有一金色傘蓋,十分壯觀。這座尼泊爾式的大塔已在一九七九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環著大塔四周是一片商業區,各色小店比鄰、佛像店、香鋪、禮品店、雜貨店、菜攤,林林總總的,從大街穿過窄小的巷子,找到隨意走動賣票的人,才能進入滿願大塔的區域。第一眼望到大塔,趕緊許下先前準備的願望,接著才開始好好的欣賞這座佛塔。站在塔下,與繞塔的人潮擦肩而過,人群裡有西方人、印度人、本地人,還有來自香港、大陸、日本、韓國的遊客,各自講著不同的語言,我們隨即跟著大家一起繞塔。

這時融師遇到一個認識的僧人,僧人說今天大塔正在粉刷,我們可以去隨喜。大家一聽都很興奮,竟然有如此好的機緣,趕緊找到粉刷的工班,各自隨喜後又獲知,當天可以掛風馬旗,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豈能錯過,幾個朋友各自請了一份風馬旗,在背旗人的催促下,以最快的速度在旗面上寫下對親友的美好祝福。背旗人將一捆捆的長串風馬旗背在身後,然後沿著甚窄的階梯一步步攀爬到塔頂的傘蓋處,將旗的一端綁在傘蓋下,然後一條條長串的風馬旗被拋落開展直下到塔基,再由人綁在基座上的木樁上。白色的滿願大塔綴著八方彩色的風馬旗,十分好看也有滿滿的祝福。

我們帶著愉悅的心情上到第五層基座繞塔,正午時分泥地炙熱,赤腳行進有點灼燙,但無礙親近聖地的喜悅,一再流連,捨不得離開。

午後,卻琳在著名的觀光區塔米爾街和我們會合,融師說那裡的街道太複雜,卻琳以前住過這,她知道怎麼帶路。其實卻琳的家鄉遠在北方安娜普爾娜區靠近西藏邊界三千多公尺高的Shyaru,和她相交許久的融師敘說卻琳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故鄉非常漂亮,她的父母仍居住在那裡,希望他日有機會能夠去拜訪一次,看看高山的風景。

卻琳的腳程很快,她略過兩旁的手工藝店、圍巾店、登山用品店、小吃店,以及我來不及觀察清楚的旅店、咖啡店、旅行社,和位在樓上的餐廳、SPA店,帶頭轉進一處店屋間的窄巷。走出窄巷,眼前豁然出現一座尼瓦爾式的寺廟,有點像四合院的格局,中間主殿的屋頂上垂掛著金箔色的天梯,兩旁也各有神殿。點燈供佛後,我們繼續穿梭在塔米爾區,又看了幾處隱藏在巷弄裡的寺廟。了解到這幾處古老寺廟的歷史,也顛覆我從資料上讀到塔美爾街是吃喝玩樂區的印象。原來加德滿都幾百年來的宗教文化生活都隱在觀光客看不到的庶民生活區。

我們一間又一間的訪廟點燈,最終來到一處廟門已鎖的寺院。卻琳前去交涉,廟方不同意破例讓我們進入,原來這家巷弄內的寺院保有赫赫有名的寫在金箔上的《大般若經》,每天從早上到下午兩點會開放讓民眾進入藏經室參拜,我們到時已近傍晚,不得其門而入,和珍貴的《大般若經》緣慳一面。

天色忽然陰暗下來,滂沱大雨隨即傾倒,畢竟是雨季,知道這陣驟雨大概要下到天明,卻琳趕緊幫大家攔車回去。

隔天融師安排我們到帕平地區訪蓮花生大師曾在那修行過的洞窟;又次日,前去車程需兩個多小時,尼泊爾三大佛教聖地南無布達(Namo Buddha)的佛陀捨身餵虎聖地。雖知尼泊爾多山,但由於資訊不夠,了解不多,到當地才發現無論是蓮師洞或佛陀捨身餵虎地都在山上,需要爬很多階梯,登很多泥濘的步道。我往往望著眼前宛如「天梯」般的山路,不知如何爬到聖地去。而那幾天回到住處,查看手機紀錄,平均皆是走兩萬多步加上爬三十幾層樓。

當聽到融師說,該天的行程要去「猴廟」時,我心中大喜,心想艱難的爬山朝聖行程終於都走完了。「猴廟」不就是在我們出門常路過的旁邊,看過網路上的介紹,也就在一個小坡上。

我們一行人步下車,走進猴廟,便開始爬階梯,我跟著大家爬了幾百梯,到了一個小平台,氣喘噓噓的看著猴群們在我眼前跳來跳去的,這時我已顧不得躲牠們,因為我抬起頭來,看到前方還有不見盡頭的階梯,聞名的四眼天神佛塔顯然在看不到的斯瓦揚布山頂上。

使盡氣力終於爬到山頂平台,看到眼前這座尼泊爾最古老的佛塔,造型如滿願大塔的覆缽半圓,雖然規模較小,但年代更久遠,一眼望去更有歲月的能量,佛塔的周圍有一座座半人高的泥塔,顯然是歷代所建的功德塔。佛塔旁有些家庭請來的祭司正在施以祝禱儀式,而位在佛塔後方則有商店街、咖啡店、藝品店、唐卡店、石雕店、藝廊,處處流露出宗教藝術文化的濃厚氛圍。這也讓我感覺到這幾天的朝聖之行,在體力上已超乎自己的潛能;在心靈上,則深受一個古老國家宗教文化和生活型態的洗滌。

繞塔幾周,逐一禮佛點燈,我靠到平台邊盡覽加德滿都城區於眼下。這時天空傳來了老鷹的叫聲,看來是老鷹爸媽帶著小老鷹飛翔,間又飛來幾隻老鷹,在天空盡情翻飛,我看得出神,久久捨不得下山。

25 10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