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蘭州葫蘆雕刻技藝傳承人 阮熙越 使用是最好的傳承

阮氏葫蘆藝術館的蘭州刻葫蘆作品。圖/新華社

阮熙越在工作室內刻葫蘆。圖/新華社

阮熙越在工作室內刻葫蘆。圖/新華社

阮氏葫蘆藝術館內的刻葫蘆工具。圖/新華社

文/記者張文靜、何問、馬莎

葫蘆雕刻技藝在中國大陸黃河沿岸流傳已有千餘年。藝人們以針刀為筆,在葫蘆上雕畫出大千世界。地處黃河之濱的甘肅蘭州阮家四代,八十多年來學藝、做人、傳承並創新著古老的技法。

指尖技藝傳四代

燈影昏黃,鉛筆繪製的孩童在葫蘆上變得影影綽綽。阮熙越拿著刻刀,精準地畫下線條,每刻一筆,都會用手拂去毛屑。數次反覆雕刻下,孩童在凹凸的光影變幻中逐漸變得立體。對於一九八七年出生的阮熙越來說,這個技法她已經反覆練習了十幾年。

阮熙越從小在葫蘆的世界裡長大。到她這一輩,阮家傳承蘭州刻葫蘆技藝已經歷四代人。

蘭州刻葫蘆的歷史起源於魏晉時期。彼時,綿延的古絲綢之路上,葫蘆常被商隊用作盛裝酒水的用具,掛在身上或駱駝上。後來為了將葫蘆裝飾得更加好看,古人開始在葫蘆上作畫。明清時期,刻繪一體的葫蘆雕刻技藝逐漸成為能工巧匠謀生的一門手藝。

阮家葫蘆雕刻的第一代人阮光宇是阮熙越的曾祖父。那時候,蘭州刻葫蘆的手藝人多遵循臨摹舊習,按傳統圖版雕刻。阮光宇接觸到這一技藝後,能書善畫的他以刀作筆,開始在葫蘆上創作,將山水繪畫、古典文學等元素搬上葫蘆。

阮熙越的祖父阮文輝是第二代傳承人,擅長微雕。蘭州本地特產的雞蛋葫蘆大小如雞蛋、皮薄質軟。阮文輝在四至五公分直徑的雞蛋葫蘆上微雕了三千多字二百零四首唐詩,被博物館收藏。

阮熙越的母親阮琳是第三代傳承人,她不僅傳承了父親的微雕技藝,還善畫仕女。

「一代一代都在努力攀登技藝的高峰,逐漸就壘起了一座高山。父輩們站在高山之巔讓葫蘆技藝立於天地,我的使命是讓葫蘆見眾生。」阮熙越說。

「安放心靈」的方式

今年六十二歲的阮琳還記得,女兒阮熙越的第一件作品,是小學二年級時在葫蘆上刻畫的菩薩佛手。那時,她正在埋頭雕刻,女兒拿起案上敦煌文化的書翻著看,然後就模仿著畫了起來。「她刻得太好了,我現在都記得當時驚喜的感覺。」阮琳說。

「耳濡目染」是這個雕刻世家傳承藝術天分的方式。從祖父到阮熙越,每一代人的屋子裡都有一個寫字、看書、繪畫的書案。孩子們的寫寫畫畫與雕刻創作總能得到長輩的鼓勵。

正是成長環境的影響,自小就喜歡寫書法的阮熙越找到了與葫蘆對話的方式,並沉浸其間。

葫蘆雕刻的構思是對山水文化、自然人文、社會生活的吸收創作,而從每一個葫蘆表皮的刮壓打磨到構圖繪畫,再到反覆雕刻和著墨填色,都是一步都不能錯的「練心之旅」,需要的是定心、細心、耐心。

「刻葫蘆是我安放心靈的方式。」阮熙越說。

在阮式雕刻葫蘆研習所,人們彷彿能一眼看盡世界上最多的葫蘆:形態上大的小的、圓的橢的、長的以及長疙瘩的;圖案上有動物人物、詩歌名篇、自然風光等;功能上可以戴的穿的、擺的掛的……環肥燕瘦的雕刻葫蘆與大眾豐富的內心世界實現同頻。

「使用是最好的傳承。要讓傳統技藝保持傳承與活力,最重要的是實現大眾流通。」正是出於這樣的想法,阮熙越決定探索葫蘆雕刻的市場化道路。

父輩們都傾向於滿工作品,用精雕細琢和慢條斯理來打造昂貴的精品。阮熙越則喜歡豐子愷的風格,用拙一點的筆調勾勒意境,給想像留餘地。

早在幾年前,《旅行青蛙》這款遊戲深受中國年輕人喜歡,她嘗試以旅行青蛙的形象為主題創作,意外走俏市場。慢慢地,她將更多動漫作品、「網紅」文物等融入創作,並結合文創產品做出葫蘆鏡子、配飾、茶葉罐、包等,傳達不同的生活態度。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16 09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