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文物 故宮南院展出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文物 故宮南院展出

《羅摩衍那》故事繪染布。圖∕故宮南院提供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文物 故宮南院展出

印度喀拉拉邦儀式用木雕頭飾。圖∕故宮南院提供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文物 故宮南院展出

日本沖繩傳統禮服。圖∕故宮南院提供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文物 故宮南院展出

烏茲別克外袍。圖∕故宮南院提供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文物 故宮南院展出

印度北方邦刺繡帽。圖∕故宮南院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羅摩衍那》是印度兩大史詩之一,胡適等學者認為《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原型,可能來自史詩中的「神猴」哈奴曼。故宮南院即日起展出院藏《羅摩衍那》文物,其中一幅長達6.7公尺的繪染布,展演印度英雄羅摩的冒險故事,猶如電影分鏡,可看性極高。

故宮南院指出,史詩《羅摩衍那》相傳為印度詩人蟻蛭(Valmiki)所作,全詩分為7章,長達2萬4000頌(對句),主要講述拘薩羅國的王子羅摩,為了營救妻子悉多,在「神猴」哈奴曼的幫助下,戰勝羅剎魔王羅波那的故事。

《羅摩衍那》是印度文化的根源之一,不僅對印度文學、宗教等方面影響深遠,也隨著婆羅門教傳播到東南亞,對東南亞文化有很大影響,許多東南亞國家都傳誦《羅摩衍那》的故事,並表現在建築、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方面。

故宮南院「包羅萬象—院藏亞洲織品展」當期展覽共展出50件典藏文物,除了精選院藏亞洲織品文物外,並向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借展,其中故宮院藏展品最受矚目的6.7公尺《羅摩衍那》故事繪染布,是故宮首度全幅展出。

南院指出,這幅《羅摩衍那》故事繪染布,畫面敘事由左至右、分成上下兩行,以精彩的分鏡方式,展演英雄羅摩的誕生、習藝、婚禮、放逐後的森林生活,以及為了拯救妻子悉多而踏上冒險的旅程,精彩的分鏡敘事,讓人有如觀看一場電影。

由於《羅摩衍那》充滿古老的智慧與深刻的歷史背景,對印度與東南亞各國的文化、生活、倫理道德等有深遠影響,故宮南院指出,類似這幅繪染布的構圖形式,可追溯至印度早期神廟中的雕刻,也可見於18世紀泰米爾納德邦境內的壁畫,推測這件作品可能曾為宗教奉獻物或儀式上的掛飾。

除了《羅摩衍那》故事繪染布之外,這次焦點展櫃選展4件來自烏茲別克的外袍,這4件以絲絨刺繡或伊卡技法織就的外袍,圖案華麗,自由奔放。「外袍」(khalat)是中亞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飾,也是一種資產,男性會疊穿多層外袍,以展現自己的身家。

另外,故宮南院將今年9月「亞洲藝術節」訂為「沖繩月」,展場「婚慶盛裝」單元中,展出日本沖繩傳統服飾。故宮南院表示,沖繩傳統禮服脫胎自古代琉球士族的禮服,新郎身穿交領、右衽、衣袖寬大的單色禮服,頭戴稱作「帕」的冠帽,新娘則會紮起沖繩傳統髮髻,飾以長簪,身披色彩繽紛的「紅型」風格外袍,造型華麗高雅,帶有明亮溫暖的海島風情。

故宮南院表示,在傳統社會中,帽子像是「戴在頭上的名片」,從材質到形制,無不標誌配戴者的族群、性別、身分或階級。這次也展出印度及東南亞國家共16件院藏文物頭巾、木雕頭飾以及金屬絲、棕櫚和藤竹等編織帽,並自史前館商借銀盔等4件達悟族文物。

其中一頂印度喀拉拉邦儀式用木雕扇形頭飾,重約4公斤,以浮雕木片拼接組成,為卡利女神(Bhadrakali)崇拜信仰儀式用具。儀式中,飾演卡利女神的舞者會頭頂這類巨大的扇形頭飾,在每年的普拉姆節(Pooram)用激昂的舞蹈為人們祈福、驅除邪靈。

另一頂印度北方邦的刺繡帽,由10組金屬骨架的拱狀葉組成,帽子表面以「扎爾多及」(Zardozi)刺繡裝飾。這類頭飾流行於19世紀印度的阿瓦德地區(今北方邦)。1820年左右,蒙兀兒王國宮廷衰弱不振,當地貴族藉機建立起獨立的地方政權,並一改既有的頭飾傳統,借用這種類似歐洲王冠的造型的帽子,作為區辨主權的符號。

14 08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