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美興建微型社區 貨櫃屋變身街友住家

亞特蘭大市以貨櫃屋打造的微型社區。圖/美聯社

化名「歐陽」的河南年輕人投入網路直播賣貨。圖/法新社

大陸年輕一代重新思考「成功」的定義。圖/法新社

人貓相伴,開啟新生活。圖/美聯社

應該讓孩子幾歲起擁有手機引起不少討論。圖/美聯社

原本以帳篷為家的馬丁尼茲很滿意他的新家。圖/美聯社

貨櫃屋內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圖/美聯社

微型社區是街友改變生活的大門。圖/美聯社

許多歐洲父母推動不要太早給孩子智慧手機。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從喬治亞州到加州,美國多個城市面對無家可歸的街友人數上升,卻一直欠缺長期有效的安置方案,現在正改採興建成本低、施工迅速的微型社區,提供街友一個兼顧隱私和安全性的住所,踏出邁向更穩定生活的第一步。

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一處偏僻區域,一間間由貨櫃改裝的房子,為數十名曾經流落街頭的人遮風避雨,這些貨櫃屋所在地原本是一座停車場,如今是名為「旋律」(The Melody)的微型社區,一個街友稱之為「家」的地方。

社區公共空間鋪有人工草皮,四處以盆栽植物妝點,甚至還有一座迷你寵物公園。40間貨櫃屋每間都經隔熱處理,不必擔心冬天的酷寒,屋內附有一張單人床、暖氣空調機、書桌、微波爐、迷你冰箱、電視機和洗手槽、浴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硬體設備,社區也提供心理諮商、藥物濫用治療,以及職業技能培訓等協助。

一天下午,幾名社區居民圍坐在公共區域的桌邊閒聊,需靠輪椅代步的61歲居民戴蒙(Cynthia Diamond)說,「我非常感恩」,曾經流落街頭的她,現在「有自己的大門鑰匙」。

面對多年來街友人數持續上升,但嘗試多種安置方案都成效不彰,愈來愈多美國城市採用這種小型、可快速興建和低成本的安置方式。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已開設了3個這樣的微型社區,共160間貨櫃屋,每間改造成本2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82萬元),已有1500多人入住。德州奧斯汀有3個、加州洛杉磯的一個微型社區,甚至提供3層樓的多層屋。

官員認為,這種微型社區能提供穩定性、隱私和安全性,與傳統的庇護中心不同,若搭配基本生活服務,可更有效地引導街友邁向更穩定的生活,以丹佛市為例,目標是輔導居民入住6個月內轉換到長期住所。丹佛市長強斯頓(Mike Johnston)說:「有屋可住是一道梯子,讓你可以踏上第一階,開始往上走。」

便宜的居住方案尤其有利於高房價城市,因為要直接安排大批街友入住一般公寓,在經濟上難以實行。研究居住政策的艾莫瑞大學政治學教授里奇(Michael Rich)說,這類計畫是一種「前景非常可期、可行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協助街友邁向居有定所。

28歲的馬丁尼茲(Eric Martinez)剛出生就進入了寄養家庭,出於自尊脫離寄養體系,卻淪落在丹佛街頭搭帳篷度日,直到市府將他安排入住微型社區。他在新家牆上掛著一幅日曆,上面記著未來的計畫,下一步是獲得公寓的入住許可。他說,住在這個社區非常令人振奮和有支持感,「我總是因為某些原因看輕自己,但是現在我覺得我還不錯」。

捨棄穩定工作  陸青年大膽追夢

中國大陸就業競爭愈加激烈,在經濟快速成長年代中長大的年輕一代,對成功與幸福,有不同於前一代人的觀念,寧可捨棄傳統觀念中的穩定工作,選擇其他更自由、自主的替代職業,來追求能實現自我的生活方式。

承受身在異鄉的孤獨,立志成為演員的郭婷(Guo Ting,音譯)決心在「大陸好萊塢」闖出一片天。這名27歲的北方女孩從小就有演員夢,但在現實考量下,踏入傳統就業市場,工作幾年後仍決定辭去原本在北京的白領工作,搬到了有多家大型電影製片廠和製作公司的浙江橫店影視城追夢。

近年來隨著大陸就業競爭愈加激烈,年輕人流行「躺平」、「擺爛」等失敗主義概念,也放棄傳統主流工作,投入替代職業,郭婷就是一個例子。這股潮流反映了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歷數十年經濟飛速成長後,社會文化更廣泛層面的變化。

上海紐約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繆佳表示,年輕一代、尤其是來自較富裕背景的人,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享受到經濟成長帶來的好處後,開始思考什麼是快樂、「重新定義什麼是成功」,就業模式也比上一代更多元。

以化名「歐陽」受訪的20歲河南青年在全球貿易樞紐義烏市,協助一家小型燈具廠做電子商務。他在河南做過多種工作,但是受夠了家鄉的低薪,透過網友牽線,搬到義烏做直播賣貨。

在橫店積極爭取試鏡機會的郭婷,目前靠著她能找到的少數幾個工作,每月收入僅約人民幣2000元(約新台幣9000元)。她說,起初也難以適應收入不穩定的生活,但是她不單是為了錢,「按部就班的生活毫無意義,快樂最重要」。

歐洲家長推動  給孩子無手機童年

應該給你尚未成年的孩子智慧型手機嗎?許多歐洲父母說「不」。從西班牙到英國、愛爾蘭,關注孩童過早使用手機問題的爸媽,在網路上串連,推動給孩子一個無手機童年,獲得廣泛回響。

「每個人都有,為什麼我不能有?」這是許多家長面臨孩子要求擁有自己的手機時,常聽到的回應,不過,如果同年齡層的孩子都沒人有手機?這正是許多歐洲家長正在努力的方向。

住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帕瑪尼耶(Elisabet García Permanyer)去年秋天成立「無手機的青春期」群組,推動家長同意孩子未滿16歲不讓他們擁有手機,成員從最初的5人,擴大到現在已超過1萬人。家長的呼聲,加上警方、公共衛生專家也提出警告下,西班牙政府今年1月禁止小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12歲以上中學生僅限教學需求才能使用。

英國的類似行動也在迅速發展。有3名幼年子女的母親葛林威爾(Daisy Greenwell)發起「家長團結支持無手機童年」倡議,短短3周就擴大到全英國,獲得數千人響應。

統計數據顯示,這3國大多數12歲孩童已擁有手機,西班牙的比率是75%,英國更高達97%。家長的擔憂主要在於智慧型手機對孩童安全和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西班牙官方數據顯示,15歲以下孩童中,50%已接觸過網路色情內容,其他風險包括在網路上受心懷不軌的成年人誘惑。

這些行動也促使父母反思,要改變孩子,就得先以身作則。帕瑪尼耶說:「如果我們大人都整天滑手機上癮,怎麼要求一個尚無能力應付這種問題的12歲孩子?」

05 08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