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神祕海中鯨靈 朗氏喙鯨

圖/琪琪

文/江明麗

通常科學家要命名新種生物,總要以外型特徵來取信於人。但是居然有一種鯨豚,只以頭顱來確定新種,那就是「朗氏喙鯨」。更有趣的是,命名朗氏喙鯨的人居然不是鯨豚專家!可想而知的是,朗氏喙鯨絕對是稀有動物中的稀有動物,而且命名的過程曲折有趣。

兩顆頭顱  的確罕見

1882年,有人在澳洲昆士蘭海灘撿到一顆鯨豚頭顱,長度約120公分,後來這顆頭顱被送至昆士蘭博物館。到了1926年,當時的館長艾伯特.朗文(H. A. Longman)認為這是新種鯨豚並命名。

朗文的專長原本是地質學、植物學以及考古學。後來朗文熱衷當地植物標本的蒐集,經由當時昆士蘭博物館館長引薦成為館員,後來繼任為館長。朗文進入博物館後,興趣也從植物轉為動物,曾經命名恐龍、海生爬蟲類以及有袋類哺乳動物的化石,成為蜚聲國際的古生物專家。

朗文命名新種喙鯨後,再也沒發現這種喙鯨的蛛絲馬跡,甚至連殘骸都沒找到,加上頭顱保存狀況很差,學界也有人質疑能否以頭顱來建立新種。

1955年,一位來自義大利的農藝學家在非洲索馬利亞的肥料工廠,發現另一顆將被製成肥料的朗氏喙鯨頭顱,並帶回義大利的弗羅倫斯。這顆頭顱完整度高很多,到了1968年,另一位義大利學者,將索馬利亞的頭顱寫成研究報告發表出來,至此大家才確認朗氏喙鯨是「真有其鯨」。

喙鯨是鯨豚世界的潛水高手,潛水深度將近2000公尺,簡直媲美抹香鯨。由於喙鯨長時間待在海裡,水面上的動作也不像海豚般逗趣醒目,加上噴出的氣柱難以觀察,要看到廬山真面目真是難上加難,更別說看到朗氏喙鯨了。

2009年1月,有人在孟加拉灣、斯里蘭卡東南方外海,總共發現約70頭的喙鯨。目擊者根據這群喙鯨的頭部特徵及顏色,斷定為難得一見的朗氏喙鯨。根據世界目擊以及擱淺的紀錄,朗氏喙鯨棲息於印度洋與太平洋。

總數極少  台灣卻有

2005年7月,宜蘭蘇澳發現兩頭擱淺的朗氏喙鯨母子:一頭是成年雌鯨,體長565公分;另一頭則是雄性幼鯨,體長420公分。起初這兩頭喙鯨都還活著,但是送到救護站途中相繼死去,遺體則運往木柵動物園解剖。這兩頭喙鯨都已製成骨骼標本,雌性收藏於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雄性則在台北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製作國立台灣博物館雄喙鯨標本的師傅,正職居然是保險業務員呢!2020年,國立台灣博物館展出的「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雄性幼鯨骨架就是特展焦點。

2009年11月,另一頭朗氏喙鯨在蘭嶼紅頭村海灘擱淺。村民想助喙鯨一臂之力,無奈身體過重無法推回大海。還好大浪打來,這頭幸運的喙鯨才從鬼門關撿回一命。另外,任教於銘傳大學的藝術家柯鴻圖老師,曾經替朗氏喙鯨留下栩栩如生的圖像,是台灣鯨豚研究中彌足珍貴的紀錄。

02 05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