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大陸社會觀察】福建老游神 行走的民俗博物館

潭頭鎮克鳳村,年輕人學「挺神將」。圖/新華社

游神民俗活動中的舞龍表演。圖/新華社

福州長樂區潭頭鎮厚福片區游神民俗活動。圖/新華社

游神民俗活動現場鑼鼓喧天。圖/新華社

新版「張世子」和「張二世子」神將遊行。圖/新華社

今年正月初十,福州市長樂區潭頭鎮厚福片區游神民俗活動中的鼓板隊表演。圖/新華社

游神民俗活動中,觀眾與神將互動。圖/新華社

游神民俗活動從白天進行到黑夜。圖/新華社

文/記者鄧倩倩

「沒想到我們的民俗活動火了!以前游神就是我們村自己熱鬧熱鬧,現在各地的人都知道,甚至來到現場觀看。」福州市長樂區潭頭鎮克鳳村黨委書記林祥果激動地說,在村裡可以看到來自京、滬、粵等各地的車牌,空前熱鬧。

游神文化流行於東南沿海一帶,以閩、粵最盛。到了游神的日子,村裡村外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萬人空巷。高大威武的神將在眾人簇擁中走街串巷,隊伍裡鼓樂、舞龍、舞獅等民俗表演一同上陣。有評論稱之為「行走的民俗博物館」。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游神其實是一種古老的祈福活動,它集民間信仰、民俗文化於一身,祈求神明庇護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當地文史專家說,游神活動流傳至今,當代人延續祈福儀式,藉此寄託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如今,這項別具特色的祈福民俗文化已入選地方非遺項目。游神的「接力棒」從老一輩傳遞到年輕人手中,為其注入鮮活的生命力。福建游神文化也通過僑鄉遊子帶去海外、走出國門。

古老的鄉村年俗

在潭頭鎮的厚福片區,每當游神活動開始,當天,主神前後數以百計的各類神將浩浩蕩蕩,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動。舞龍、舞獅、板鼓等隊伍各顯身手,抬轎子的小夥子們卯足了勁,三步一停五步一衝。

神將是游神中頗為醒目的存在,氣宇軒昂、儀表堂堂、意氣風發的「張世子」、「張二世子」、「趙世子」等憑藉「高顏值」在網絡上走紅。扛著神將的人邁著特有的步伐,忽左忽右,將塔骨的雙臂有技巧地甩動,或靈活或莊重,將巡視村莊的「神明」演繹得栩栩如生。

「哇,好壯觀!」慕名前來的市民、遊客紛紛舉起手機拍照,一路跟隨人潮前行。厚福游神隊伍長度達到四公里,巡遊十八個自然村,從上午九點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

據當地人介紹,長樂厚福游神民俗活動已有四百多年歷史。「長樂靠海,是知名僑鄉,從前當地人以出海捕魚為生,也有很多人遠渡重洋討生活,游神活動的興盛,為求保境安民,也為外出謀生的鄉民祈求平安。」潭頭鎮耆老林國傑說。

追溯游神文化源頭,要從豐富多元的民間信仰說起。據統計,福建有上千種神明。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林國平研究認為,福建民間信仰發達與歷史、自然、社會因素有關,福建人的祖先從中原躲避戰亂南渡,帶來先進技術和文化信仰,有力推動福建民間信仰發展,加上自然災害、疫病及戰爭械鬥等社會矛盾,促使民眾尋求神明庇佑。

美好品德寄託神明

延續至今的民間習俗有何內生動力?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瑞認為,歸根結底是人們將美好的品德寄託在神明的身上,神明信仰與民眾的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媽祖文化蘊含的是海洋精神,臨水夫人陳靖姑文化蘊含的是關愛婦孺的品德,而關老爺則是忠義的象徵。

游神文化的意義不僅在於祈福,也是當地非遺文化的集大成者。游神活動中蘊含著竹編技藝、脫胎漆器、十番音樂等非遺元素,且類型愈來愈豐富。

年輕人扛起大梁  不迷信也不拘泥舊形式

雖然這是一項古老的民俗文化,卻也愈來愈「年輕化」。有人打趣說:「現在的游神是『八○後』出錢、『九○後』管理、『○○後』出力。」

在圈粉無數的神將背後,就有許多年輕人的參與。「○○後」林濱是新版神將形象的設計者之一。「從小對村裡的游神文化耳濡目染,可以說是『刻進骨子裡』的文化傳承使命感,讓我一直想創新設計一尊神將形象。」

深入學習保持敬畏

設計神將形象並非易事。神將的像在福州地區俗稱「塔骨」,這是一種大型空心竹骨神像,由人在塔骨裡面扛起神像,俗稱「挺塔骨」。而神將的臉譜、頭冠、服飾都頗有講究,舊版的神將臉譜是採用工筆風格,較為威嚴莊重。

「創新的前提,是對傳統民俗文化深入學習和了解,保持敬畏之心。」林濱坦言,在設計新形象時也遇到不小的阻力,要耐心說服老一輩人接受這種創新,找手藝人雕刻臉譜、加工服飾上的刺繡圖案等,從設計到成品大約花了兩年時間。

當新版神將在游神中露面後,很快便在影片平台上走紅,因形象俊美頗受歡迎,也得到老一輩人的認可。「與舊版相比,新版會更立體化,更趨向於當代年輕人的審美,有的人稱它為『動漫臉』。很榮幸能把傳統民俗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歡。」林濱說。

村子裡像林濱這樣熱中於游神民俗的年輕人比比皆是。游神中,挺神將者多為青少年,由於神將塔骨重的可達七、八十斤,需要年富力強者才能扛著巡遊。他們當中有的是過年回鄉的青年,有的是還在上學的學生。一般每尊神將由四、五個人輪換扛,並且有專業的一套腳步和手部動作。

「雖然沒有專門學過,但從小跟著游神隊伍看,久而久之就會了,身邊的同齡人也紛紛加入這個隊伍,感覺這是我們的一種責任。」今年二十歲的林彥鑫參與挺神將三年了,目前在重慶上大學,每年春節回鄉都會參與游神民俗活動。

挺神將是文化載體

在長樂游神隊伍中,打鼓板也是歷史悠久的一項民俗表演。「九○後」女生林雅婷是厚福游神的鼓板隊領頭鼓手,她小小的身軀在打鼓時判若兩人,在直徑近三公尺的鼓板面前,揮動鼓槌,英姿颯爽,氣勢如虹。「以前老人家說女生不能打鼓,但我們年輕人就要敢於打破一些陳規,喜歡民俗文化就踴躍參與其中。」她說。

林雅婷在兩年前將喜歡傳統民俗文化的年輕人召集在一起,發起成立青年人的社團「興龍社」,跟隨老一輩的步伐,將打鼓板、挺神將等傳統民俗文化傳承下去。

每年春節期間,興龍社的活動場地門庭若市,有許多慕名來學習打鼓、體驗挺神將的年輕人。「我們在過年前後十多天免費向大眾開放,教願意學的年輕人打鼓,有的從泉州前來,年紀最小的只有四歲。」興龍社負責人之一林勇宏說。

對於游神民俗活動,年輕人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不迷信,不拘泥於陳舊的形式,游神祈福是一種精神寄託,挺神將是一種文化載體,也是全民皆可參與的民俗文化。」厚東村青年林木材說,不能讓傳統民俗文化在我們手中斷層,也不能墨守成規。可喜的是,現在年輕人對民俗活動熱情愈來愈高。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29 04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