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地震知多少

圖/KIMI

文/瑢瑢

2024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7.2的大地震,全台都產生劇烈搖晃,緊接著高處物件掉落、液體濺出、門窗及風鈴吱吱作響,之後數天餘震不斷,令人心驚膽戰。所謂知彼知己,百戰百勝,今天就來談談地震的科普常識吧!

許多人都知道,地震是由板塊運動引起。不過,板塊為什麼會移動呢?這要從地球構造談起。地球並不是均質的球體,而是像某知名品牌巧克力一樣,由外到內有不同的組成,可以粗分為表面的「地殼」、中間的「地函」,以及內部的「地核」三層。

板塊碰撞  靠震紓壓

地殼不是一體成形的岩石圈,而是由許多板塊拼接而成。比較輕的板塊浮在上方,形成我們腳下的陸地;比較重的板塊沉在下方,積水匯流成海洋,在所有板塊的下方,則是因為地球內部高溫熔融而成的液態軟流圈。當濃稠的軟流圈在對流作用影響下緩慢流動,上方板塊也會受牽動跟著飄移,與相鄰的板塊相互摩擦、碰撞,產生擠壓、位移及變形,為岩層帶來壓力。

人需要釋放壓力,地球也一樣。當一個人累積太多壓力的時候,會產生突然的情緒爆發;而當地球累積一定程度的壓力時,就要透過地震來釋放能量。換句話說,地震是地球紓壓的一種形式。震後產生多次性小規模的餘震,代表壓力正在慢慢宣洩,其實是一種好事,降低了累積更大規模地震的風險。

早期的人只能從地震造成的傷亡程度,來評估一場地震的規模,而現代已經能利用儀器更精準地測量。在地震報導中,經常提到「地震規模」及「震度」兩個名詞,一般人很容易將它們搞混。事實上,地震規模是從震源放射出來的地震波,數值只有一個,不會有區域性差異;震度則是地表受到地震影響的程度,台灣將震度畫分為0至7級,震度會因各地距離震源的遠近,以及地質結構而有所差異。

地震規模  尺度不同

目前台灣主要採用芮氏規模為標準,但是「芮氏規模」測量極限只能達到7.5左右,因此,許多國家已改採用「地震矩規模」來計算。例如這次403大地震,美國報導的規模為7.4,而台灣報導規模7.2,就是因為採用的尺度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地震規模後方僅有小數點,有時會看到報導標題寫「規模7.2級」,其實規模後方不應加上「級」,僅震度有分級。

「震源」與「震央」也是很容易混淆的概念。震源是地震首先發生的地方,位於地面下方,震央則是對應於震源上方的地表位置。在相同的地震規模下,震源的位置深淺,對地表的破壞力也不同。如1999年發生的921南投大地震,雖然芮氏規模為7.3,僅略大於403花蓮地震,但由於921震源深度僅8公里,花蓮地震深度則有15.5公里,且花蓮地震的震央位於外海,而921的震央則在集集鎮境內,因此造成傷亡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23 04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