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南宋風俗畫 勾勒鄉間療病走方醫

「國寶聚焦」第二季推出全新風貌寶。圖為〈宋 李唐 炙艾圖〉,展示古代醫生如何為病患治病。圖/故宮提供

「方寸銘情」展出清宮舊藏與各家捐贈印譜。圖為江兆申《自用印印蛻冊》局部。圖/故宮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古代醫生如何為病患治病,在〈宋 李唐 炙艾圖〉中就能一探究竟。這幅作品描繪在鄉間行醫的「走方醫」,使用燃燒的艾炷治病場景,畫中病人背上放著2枚冒著煙的艾炷燒灼,忍不住掙扎慘叫,若非身旁3人壓著他的手、腿、肩膀,恐怕難以繼續診治。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國寶聚焦」、「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方寸銘情」展第2季推出全新風貌,3個展都是即日起展至6月23日。其中在「國寶聚焦」選展中,就能欣賞到〈宋 李唐 炙艾圖〉。

用筆講究  李唐院體傑作

故宮說明,「走方醫」遊走鄉村,以串鈴招呼病家,故又名鈴醫,〈炙艾圖〉可見鈴醫腰間繫著藥囊,手持治療器具,頭上插有隨時會用到的器械,串鈴與幌子則交予一旁的學徒看顧,學徒一邊偷笑也一邊準備膏藥。畫中6人表情姿態生動,詼諧表現鄉間行醫的趣味場面,是南宋院體風俗畫的傑作。

故宮表示,〈炙艾圖〉的畫家刻意使用不同線條作畫:以較均勻的細筆描繪細膩的五官髮膚;用起筆到收筆處,從寬扁轉為尖細的「釘頭鼠尾描」,表現粗礪褶皺的百姓衣物;透過更加溼重粗厚的筆觸勾勒樹幹、無數細小短弧線排列成風動飛揚的葉片。高超的造型能力、講究的用筆,舊傳為宋代宮廷畫家李唐(約1049-1130後)的作品。

方寸銘情  薈萃千古風華

至於「筆歌墨舞」展中,則匯聚歷代人物、山水、花鳥畫精華,〈明 丁雲鵬 白描應真卷〉羅漢造形追摹宋代李公麟羅漢畫,人物各具姿態,線條流暢,筆力穩健;〈明 夏昶 畫竹〉畫水濱坡石,竹葉以「个」、「介」相疊,用墨色濃淡分出前後層次,用筆勁利遒健;明四大家仇英〈東林圖〉描繪草堂軒齋中,兩位文士對坐談天,庭前童僕備茶,周圍曲水環繞,遠處煙霧繚繞,桃樹婆娑,構圖疏密有致,呈現詩情畫意優美景致。

「方寸銘情」展出清宮舊藏與各家捐贈印譜,策展人書畫文獻處助理研究員吳誦芬表示,篆刻藝術歷史悠久,上自先秦古璽,下啟宋、元、明、清及民國名家流派。這些篆刻印章包括肖形印、官印、私印、各種閒章及收藏印,製成「印蛻」、「印屏」或「印譜」,展現印章刻成後的印樣,目的在於搜集印章圖式及考訂印文,供研究、鑑賞與臨習之用。這次展出民國王壯為〈戊申題印拓軸〉、方介堪〈白鵑樓印蛻卷〉、江兆申《自用印印蛻冊》等篆刻印拓,將千古風華薈萃於方寸之間。

17 04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