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獲救的史前岩壁畫!水壩與遺跡之戰

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

經濟發展的大壩與萬年遺跡,孰重孰輕?30年前,中國大陸的長江三峽與葡萄牙的科阿峽谷,面臨同樣的兩難,兩地做出迥異的抉擇。30年後的現況如何?

中國大陸選擇經濟,1994年決定興建人類史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廠,也是大陸史上最大水壩工程。

相同時期,葡萄牙人在科阿峽谷建造大壩時,發現岩壁上有舊石器時代人類留下的野生動物雕刻,數千幅的牛、馬、鹿等綿延17公里,數量龐大,有些甚至如今天迪士尼動畫,頭部與腳步有連續動作。考古學家評定「這是歐洲最大的舊石器時代藝術露天考古區」。

數萬年前的人類,有能力雕刻出藝術等級的岩壁畫?起初,只有極少數人相信。一波波的考古學者來到現場。

漣漪,從學術界擴大到全國,形成政治風暴。當時的葡萄牙政府堅持繼續大壩,但愈來愈多的政治醜聞和國際的壓力。

水壩已經動工,低迷的葡萄牙需要大型水力電廠支持經濟發展。如何是好?經濟與自然古蹟,孰輕孰重?除了「建」與「不建」,是否有折衷方案?譬如淹沒後在岩壁的水下保護覆蓋。兩派意見拉扯,形成社會運動,甚至選舉政見。

拯救科阿峽谷岩畫成為抗爭,他們走到街頭,他們說:「As gravuras não sabem nadar。」(雕刻不知道如何游泳)。

最後,拯救科阿峽谷派戰勝。在物質富裕與文化富裕之戰,葡萄牙人以選票,抉擇前者。1995年底,當選總理的安東尼奧.古特瑞斯(António Manuel de Oliveira Guterres)取消大壩興建。3年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將這裡列為世界遺產。

世界上,雖然在一些洞穴中有發現史前藝術遺址,但露天遺址很罕見。考古學家認為,這是史前人類的露天避難所,也是人類在農業社會定居前的狩獵採集(Western Hunter Gather)行蹤,透過他們的岩壁畫,我們看到所留下野外覓食、捕殺動物的紀錄。

如今,科阿峽谷的考古研究持續中,也就地設立室內博物館與戶外考古公園。我三度到訪,每次都流連忘返,都會花一整天待在這裡,一則驚嘆遠古人類的藝術天分,再者慶幸能如此近距離觀看到這些岩壁畫。沿河的考古公園的路徑,還能看到已作廢的大壩。

至於,安東尼奧.古特瑞斯則兩度於葡萄牙民調,被選為過去30年最佳總理。他卸任後,轉赴聯合國。如今是聯合國祕書長,第1位政府領導人出身的聯合國祕書長。

同樣的峽谷,長江三峽的1200處古蹟,就沒有這麼幸運,已淹入水裡。當時耗資260億美元的工程,30年後,水力電廠的後遺症已紛紛浮出,人禍與天災齊至。其一,淤泥堆積於水庫,水質惡化影響魚類、植被等生態。其二,原本雨季出現洪水的長江中下游,開始高頻率氾濫。2016年6月的洪災造成3000萬人受災戶。30年後的三峽大壩已「位移、滲流、變形」,拆除大壩避免禍害擴大的聲音也起來。

先填飽肚子、先富起來,在當下似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時間拉長,可能是一齣悲劇。今天,葡萄牙仍是歐盟中的窮國,這與當年放棄水利大壩有多密切關係,不得而知。麵包當前,他們集體拒絕,因為水若淹沒了史前遺跡,就永遠挽回不了。從這角度,我衷心佩服葡萄牙人民的素質,也陷入沉思,該用哪一把尺評估國家的窮富。

10 04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