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 毛二可 科研70年 給後輩5件寶

青年時期的毛二可(右一)與同事開展科研工作。圖/新華社

青年時期的毛二可,正在北理工雷達研究室工作。圖/新華社

毛二可在指導學生開展戶外實驗。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文/記者烏夢達、趙旭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一輛老舊的二八自行車,勾勒出北京理工大學校園一道熟悉的風景雖已是耄耋之年,他仍騎行往返於實驗室和住宿區之間,流連在雷達領域教學科研一線。四季輪轉,從未間斷。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毛二可。

二十二歲,設計出「新中國第一個電視頻道」;三十歲,參與設計大陸第一台相控陣雷達;四十三歲,研製出新型雷達「動目標顯示裝置」;六十一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七十五歲,創立學科性公司,讓國家重大需求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擇一事,愛一生,今年九十歲高齡的他,已躬耕教學科研七十年。他建立和培養了「三代雷達人」的科研梯隊。

所愛融於國家所需

毛二可生於北京,兒時隨父親工作變動,一家人輾轉廣州、重慶、北京多地。在重慶私立南開中學,從小就喜歡擺弄無線電的他,加入了中國無線電學會南開分會。

抗戰時期,許多工廠搬到重慶,為愛好無線電的少年們提供了更多「創作」的機會。他們從電子廢件中搗騰零配件,拼裝無線電作品。「土電話」、「收音機」、「校園廣播」……滋養著少年毛二可的興趣與好奇。

一九五一年,華北大學工學院(北理工前身)計畫招生,並設有電機製造專業,即將從中學畢業的毛二可興奮不已。「這個專業恰好是我的興趣所在。」毛二可回憶,他毫不猶豫收起行囊,北上報名,參加考試,如願成為第一屆全國統考入學的大學生。

一九五七年,華北大學工學院籌建雷達研究室。翌年,時任校長魏思文向上級提出申請,希望能批給學校一些新型雷達,用於建設試驗場地。「當時學校實驗用的都是小型雷達,沒有大型號的。上級非常支持,一口氣批下了三台從蘇聯進口的大雷達。我們的雷達實驗室成了當時國內高校裡最大的。」毛二可回憶說。

架設複雜的雷達系統並非易事。當時已留校任教的毛二可,與一同留校的幾個雷達班的同學擔起這項任務。上下班路上耗時,他乾脆就睡在雷達車裡。經過反覆嘗試,一片新的雷達科研天地,終究舒展開來。

「這樣的實驗條件,在當時國內高校當屬頂配,清華的高年級學生都到我們這兒實習、做畢設。」幾十年過去,聊起當年參建的雷達研究室,毛二可仍舊流露出自豪的神色。

在雷達研究領域,毛二可是個高產的發明家。搞了多少發明、得了多少獎項,他自己也數不清。不過,有一項發明,他和學生都記憶猶新。

那是一九七七年問世的新型雷達「動目標顯示裝置」。毛二可說,要想利用雷達監測移動的飛行物,需要區分接收到的監測物體雷達回波的多普勒頻率,移動愈快頻率愈高。「接收到回波後,通過濾波器的處理,將物體以移動速度進行區分,排除掉固定物體等干擾物,就能『看到』目標飛行物了。」

原理說起來不難,但誰能在實際操作中將它實現?當時,各國科學家暗自較著勁。

「一座巋然不動的大山和一架移動中的飛機,反饋的回波強弱差距有上萬倍都不止。」毛二可說,如何在固定物體強雜波的干擾中,提取出更小的運動目標,並檢測出它的移動速度,就必須找到能提取運動目標的延遲線這一關鍵器件。

從一九五○年代末到七○年代,毛二可和同事們反覆試驗,從水銀延遲線,到磁致伸縮延遲線,再到熔石英延遲線……十餘載堅持,最終攻下這個難題。

三代人賡續雷達事業

一九九○年代初,「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說法曾流行一時。雷達專業的很多畢業生紛紛流向企業。

留校工資不過人民幣六百元,而在北理工隔壁的中關村大街上的公司,開出的薪酬卻高達人民幣五千元至一萬五千元。

「買了這麼多儀器,以後到底要給誰用?」毛二可在實驗室暗自神傷。他決定給年輕人增加工資。「關鍵要留住年輕人。」毛二可想盡辦法,給年輕教師每人每月漲了人民幣二百元。八百元的薪酬,比他自己的收入還高。

所幸的是,龍騰、吳嗣亮、高梅國等青年教師骨幹選擇留下,他們又幫自己的師弟師妹們理清思路,留住了曾濤等人;團隊還招收了多名博士後,才度過那段艱難期。這些學生,也逐步成長為教育領域的佼佼者。龍騰現任北理工校長,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嗣亮、高梅國、曾濤已是北理工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帶頭人。

「毛老師的引領,在我成長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言傳身教,讓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龍騰始終銘記恩師毛二可的教誨,「學術方向、科研規律、對社會的認知、紮實的學風和正確的道路,這『五件寶』讓我終身受用。」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26 03 2024

Email: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

Tel:+886-2-8787-7828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

Design by BLC

人間福報官網
學生園地
班級登入